关于我们
书单推荐
新书推荐
关于旅行的19本书目推荐
发布者:网上馆配会 发布时间:2014/6/6

      当我们一直把自己禁锢在一个地方时,心情就会慢慢得糟糕。进而,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朋友都会乱套,这时候,我们需要出去走走。 说走就走哪有那么容易,我们有工作,我们家庭,我们有我们的必须,我们也有我们的无奈。这时候,我们需要捧起几本书,放空自己的身体,为大家挑选了一些关于旅行的书籍,希望我们能把自己带入书中的世界,让自己的心灵“旅行”在路上。

    

1、《我们始终牵手旅行》

   生活,是一个奇迹。

--认识27年,恋爱11年,结婚8年,自助旅行10年,23个国家,十几万张照片,几十万文字……
 爱情,是一种信仰。
--他们青梅竹马,万水千山。

 旅行,是一场宿命。
--他们双手紧握,边走边爱。
《我们始终牵手旅行》不是一本旅行书--它不讲攻略,不谈心得,不介绍美景。
《我们始终牵手旅行》不是一部爱情小说--他们只是一对普通夫妻,过着平凡的生活,只不过有梦,有爱。
《我们始终牵手旅行》不是一篇人生传记--她希望通过自己讲述,让更多的人能在冷酷的现实中,看到一丝暖光。


2、《一个人流浪,不必去远方》


      我们有太多的挣扎和压抑想去远方奔走发泄,也有那么多不忍挥去的从前想躲起来珍藏。可是在自己还不够强大的时候,我们没有资格和勇气那么洒脱,说离开就离开。

  希望我们的心智能如年龄一样成熟,承担得起每一次决定后的代价。

  如果,旅行是为了释放,为了找到一种淡定自在的感觉,去哪里,还重要吗?
  一个人,不用太长时间,不必走太远,甚至不用行李,就是随着心情去走,去认识那些每天都能看见却从未走近的地方,就像到了一个全世界都找不到你的小天地。让所有包袱,统统被安静的自己消化。


3、《再不远行,就老了》


        一个80后单身女孩,辞掉外企的工作,趁着年轻,独自环游世界。她带着三千多美金上路,本来只想去新疆和西藏,可是一路上,惊险刺激、令人不可思议的人和故事持续不断,令人上瘾,停不下来。至今她已行走一年,从南亚到中东,再到非洲,她已走遍尼泊尔、印度、斯里兰卡、埃及、约旦、以色列、肯尼亚、苏丹等十来个国家。一路上,她写下50万字旅行心得,引来100多万旅行爱好者互动,成为中国当前最知名的旅行达人之一。


4、《就这样安静的看世界》


     《就这样安静地看世界:一个人,三十座城的心灵游记》讲述的是两万元,你可以在北京等一线城市生活三个月。两万元,你可以买一个名牌包包,也可以拥有你喜欢的化妆品。两万元,其实在这个城市中带给你的并不多。
  对于她,两万元却是一种经历。一个人,三十座城,一次华丽的旅行。这是两万元能够为她带来的。这不是住五星级宾馆的豪华旅行,也没有沙发客的穷游胆量,这只是一次简单的、美好的单身旅行。

  一个人享受沙滩,一个人拥有温暖的阳光。就这样安静地看世界,用心感受,这个世界带给你的美好与憧憬。


5、《最好的时光在路上》


    一辈子是场修行,短的是旅行,长的是人生。

  每天都是一次新的旅行,每一个和我们走过一段的人都值得感激。
  
  最好的时光在路上——在不同的地方遇见的不同的人,他们各不相同的人性闪烁,在那个与你交错的瞬间,改变、点化、充盈着你的人生。

  最美的自己在远方——孤独的旅行能让人有更多的机会单独面对自己,向内心的更深处出发。总有一天,你会在不经意之间,遇见那个你最想成为的自己。那个你,卸下了在都市丛林里背负的重重铠甲,活力蓬勃,宛若新生。


6、《单车上路》


      我的旅行不是在空调大巴上,而是骑车在荒野,在乡村。
  我在越南遭遇过流氓,在印度打工赚过钱,在埃塞俄比亚受到过好心人资助,在肯尼亚差点儿死在沙漠里,还在坦桑尼亚遇到狮子,在马拉维得疟疾险些丧命,最后终于到了终点南非,还被当地人用枪抵着脑袋。
  当然路上也有激动人心的时刻,我看到了壮丽自然景色:从柬埔寨的雨林到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从宽广的恒河到美丽的马拉维湖……我也流连于恢宏的印度古代遗迹和非洲的人类文化遗产。
  我走村窜户,就像古典探险家那样受到当地人的款待和帮助,也由于文化差异而闹出过笑话。
  这是一次自我反省、尝试改变自我的旅行。

7、《打工旅行》

    房子、车子、工作的压力都让我们赶上了,还好,打工旅行的潮流也让我们赶上了。

    打工+旅行+恋爱+一年自由的生活=梦想
    在都市里一年,不过是大同小异的365天,和许多同龄人一样,吴非知道这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但又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偶然的机会,他知道有一种旅行,方法很贫穷,却可以改变人的一生:打工旅行。2010年4月,他辞职,带着200美元前往新西兰,开始了这段冒险的旅程。
    在新西兰,吴非干了十几份不同的工作:猎人的助手,监狱临时演员,日本餐厅厨师,猕猴桃果园摘果,葡萄园剪枝,大学清洁工……他在当地人家换宿,喂猪、劈材、除草,自由自在做农民。打工攒了钱,便去旅行。
    基督城、皇后镇、米尔福德峡湾、奥克兰、罗托鲁瓦……在这个天堂的国度里,人生是如此不同,生命还有无数种可能。他一个人去汤加丽罗国家公园徒步探险,还差点被大风吹走了。在苹果包装厂,他邂逅了现在的台湾女友。和爱人的环岛旅程,让他拥有了一段成人以后最无忧无虑的回忆。

    有些事一定要趁年轻的时候去干,如果不去做,永远也不知道能超越自己。


8、《我就是想停下来看看这个世界》


   
  一个22岁的姑娘,在研究生毕业那年,放弃了手里一打工作合约,决定用一年多的时间去欧洲边实习赚钱,边去寻找她心中真正的旅行!她坚持用一种极其缓慢的方式去旅行,去认识当地居民和身边的人,和他们打成一片,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聆听他们,体会他们,并通过他们来反思自己。所以,在这本游记里,没有一个接一个的景点狂奔,没有一天一个地方的紧张日程。你会看到的是一名旅人所经历的惊奇、刺激和彪悍事:
    6天火车晃悠完西伯利亚铁路全程;
    在世界上最北的露营地睡到太阳照屁股;
    冰天雪地扎入冰水,成为中国在北极裸泳第一人;
    飞机迫降,从死到生,空难未遂……
    你会看到沿途一群生动有趣、活灵活现的人:
    从地球最温暖的地方跑到最寒冷之处的旅游狂人;
    在莫斯科做生意17年,赚钱以供家用的中国大叔;
    梦想以后重回泰国岛上看日出日落的毒贩子;
    让人永远猜不透醉没醉的小报记者……

    离开自以为是的生活,串联起以前的回忆,并以开放的态度结识日常生活之外的有趣的人。至于风景,那只是附赠品。——对小欣来说,也许这就是她旅行的意义。


9、《走吧,张小砚》



      有的时候一些事情不做就真的一辈子都不会去做了。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大山,总想翻过这座山去看看山外面的世界。但其实,爬到山顶上,发现那边还是山,更高,更远。很多时候,我们都在翻一座座的山,想让自己走得更远。是心的旅程。一本书成为很多人的起点,想走就走,我要我的自由!


10、《欧洲童话村之旅》


       意大利的科洛迪,是《匹诺曹》的故乡;英国的哈特菲尔德,是《小熊维尼》的家园;德国的特伦德尔堡,那里有《莴苣姑娘》的身影……这些地方都只是小乡村,小到在地图上找都找不到,但这里却有着真正美丽的风景。还等什么?装上你的童年梦想,带上你的纯真记忆,一起旅行吧!


11、《醒来,在地球的一个角落》


      醒来,在地球的一个角落。有时候会搞不清楚置身何方,有时候甚至懊恼为什么会来。异地是如此近,又如此远。回神的时候,再次把眼睛聚焦,眼前的景象是熟悉也是陌生,是真实也是虚幻。但未知世界的召唤让人一而再、再而三地上路,我,一直在路上。


12、《灰屋顶的巴黎》


     《灰屋顶的巴黎(第2版)》讲述法国的散文集确实令我印象深刻。她是写意,是抒情,是思考;她既温情脉脉,也不乏褒贬,又略带调侃。
  扫舍在这里以她天赋的才华及独特的笔触描述了我自以为最了解的的国家—我的国家。
  可是读着这篇作品,我才意识到如果不了解他人观察的视角,我们对自己国家的认识也是支离和片面的。
  解读一位中国女性对我所如此熟悉的国家的感受,对我来说既是重新认识,又是揭示她崭新面貌的过程。我想,不论对法国的了解有多少,中国读者们也会和我一样感同身受。

  现在,让我们进入她的旅程!


13、《拐哪个巷·巴黎》


    《拐哪个巷,巴黎(全彩)》讲述了:如果要我选我目前人生中最幸运的一年,我会选2002年。这一年我胡乱申请到了一双一辅一学程,在金旋奖拿了四个冠军,写出苏打绿第一、二张单曲的歌,谈了一次重要的恋爱,还有,认识了小苗和小渥。
    小苗是透明隧道,而小渥是一条茉莉巷,她们都是我通往感动的路。我们的熟悉跟相处时间没关系,是靠默契,靠温柔。换句话说,靠命运。
    那年,我跟小渥耗了一整个夏天避暑,我们赖在局促里、钢琴上、还有哭泣的肩膀,然后在寒冬向小苗取暖,来年一起做了一趟旅行,遇见了哺哲,苏打绿的一切突然开始发生。

    2005年,我们三个在一家意大利餐厅里讨论毕业制作,两个女孩发现彼此都有去法国的计划,最后变成计划一起去法国。几个月后,当她们终于敲定了来回的日期,我们三个都还在懊恼着,这计划错过苏打绿发片日期的时候。我在台湾大声唱着歌,交出一张唱片,而她们已经从法国带回来一本书。


14、《独立,从一个人旅行开始》

    人为什么要去旅行?是要忘记现实?还是要面对自己?

    新井一二三,从14岁搭上第一趟长途火车开始,有机会就想往外闯,往外飞。
    离乡背井踏上北京遍游中国,进入中欧迷宫、见识古巴、越南,甚至移民加拿大,到香港工作,她游走异地十年,得到了什么?
    一个道道地地的东京人,日文是她的母语,中文写作是她疗伤自我的方式,在香港被叫“文化杂种”,在台湾出版了十七本书,在东京朋友笑她穷,她目瞪口呆,为什么理想生活不能就是,旅行,旅行,再旅行?
    其实真想要明白的是,幸福与自由。
    现在全家的护照换了一本又一本,下厨的料理有各国菜色,行李箱贴满入境贴纸,年轻时的远走高飞换成了家庭组织,照样推婴儿车携家带眷跨洋飞,生活什么都可以变,但不可改变的初衷,必定是,下一趟旅程,要去哪里?

15、《自在台湾》


      有时候,你与世界,只差一场旅行。

  《自在台湾:一个大陆人的十年行旅》不是一本哗众取宠、名不副实的“台湾旅游宝典”,这不是一本拼抄资料、人云亦云的“台湾旅游指南”,这是中国国家地理推荐的“读懂台湾”第一书,第一人:堪称“最了解台湾的大陆人”之一、大陆首批驻台记者陈斌华“十年磨一剑”的台湾深度游记,第一手:最新鲜的自由行资讯、十年旅行经验分享,第一深度:新华社驻台记者的独特眼光,十年来的观察与体悟,展现最真实的台湾。


16、《背包十年》

    这是一段背包十手的旅程分享,也是一个孤独狂徒的梦想宣言,更是一趟深度心灵之旅。

    从借个背包出发,到频频甩掉八份工作上路,整整十年,小鹏没干过太正经的事儿,除了旅行——这是他人生中唯一严肃对待的事情。经纬之间,他用最节俭最自助最深入的旅行方式,将半个地球统统塞进了背包。
    背包十年,小鹏由最初的菜鸟背包客,变成国内首位职业旅行家。
    无论是三毛,凯鲁亚克,还是切·格瓦拉,在路上的精神永远都在年轻人之间传承,无论是现实反抗,还是自我寻找,趁着年轻赶紧再放纵一次吧!用旅行将自己狠狠甩在陌生之地,然后在孤独与自由中,再把自己找回来。

17、我们在路上热泪盈眶

   

    生命中很多事情沉重而婉转至不可言说,你只有亲身恭行才能有所感。——《瓦尔登湖》

    这里写了60000里路上、100多个城市中遇见的故事和人们。它们是如此真实和清晰的出现在我的旅途中,它们支撑和鼓励我继续着前行的脚步,让我更加迫切的想要去行走在更深更远的土地上。这些故事和人们让我即使过了无数个日日夜夜也会去铭记和怀念。

  旅行是个好东西。只有在离得最远的时候,才能把曾经走过的那段日子、经历过的那段情,看得最清楚。更重要的是,在路途中,我学会了如何去面对生活。

  我们总得坚决的舍弃些一些东西,才能换来自由。


18、拉萨,时光静默如谜


     《拉萨,时光静默如谜》是一部绝美的西藏旅行文化百科。作者王郢用多年时间,在拉萨开了一家客栈,她以客栈为驻地,深入西藏及其周边的各个角落,并用10年时间,记录所见的每一处人文风情,探索藏地人的生活,倾听他们的故事,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深挖他们的历史,揭秘久经流传的神话,并用涓涓细流的文字,倾情表述不为人知的西藏文化。于此同时,她迎来送往来到西藏的世界各地的旅行者,倾听他们的故事,从中立体展现西藏的空灵与凄美。


19、说走就走


    生活如果是随波逐流的,那么我看到的风景和别人看到的又有什么两样?

  人生如果只是复制品,那么它对于我的意义又是什么?
  青春在慢慢的耗尽,难道真的只是做一个旁观者?
  曾经那么多美好的理想和愿望,是不是终究化作年老后的一声轻叹?
  生活是一个接着一个的七天在反复的循环,不要总是幻想,不要总是犹豫。我们没有必要非要去征服什么,也不要强迫自己去跨越什么。在人生这条道儿上,大多数人都是在业余的活着,专业的挥霍着。
  行走在路上,我们要的不是回避那些痛苦的人生,而是更加直面那些你平时不愿意触碰的伤痛,然后更有勇气看清自己的脆弱和坚韧。
  从一个拿着“铁饭碗”的公务员到行走魔都的流浪歌手,再后成为背包客,每次出发,每个决定,点子都很决绝地说走就走,她有一颗痴迷于行走的心,她背包十一年,一如既往,走遍春夏秋冬,四季不断。她说:行走,只是为了寻找内心的声音。喜欢行走,却又不止于行走,这是生活的另一种姿态。旅途不在于走了有多远,而是在于当我们停留下来的时候,看到我们离自己的内心有多近。边走边停。走,是为了能遇见每一个对我微笑的人。停,是为了在困顿时看见自己的内心。这一定是比旅行本身更有意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