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书单推荐
新书推荐
2015年秋季全国大中专教材可供品种分析报告
发布者:网上书店 来源:新华书目报 发布时间:2015/3/28

  本次分析报告参照现已正式出版的2015年秋季《全国大中专教学用书汇编》,针对2015年秋季全国大中专教材可供品种相关情况,对本年度大中专教材发展趋势、热点及出版社教材出版的综合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同时,本次报告还对各类学科教材分布情况进行了汇总统计,力求从中解读各学科教材的发展趋势。
   
    秋季教材规模小幅下降
   
    纵观以往数据,2004年至2010年,教材的品种规模快速扩张,仅2010年秋季全国大中专教材品种数量就高达82027种,创下大中专教材品种数首度“破八”的纪录,这一时期可谓是大中专教材发展的快速成长期。 2010年之后,大中专教材的发展放缓,进入平稳发展期。从2011年至2015年秋季全国大中专教材品种总量变化中,可以发现这五年来教材数据呈波浪式发展的态势。自2011年开始,品种数量呈现上升态势,2013年品种数量达到一个峰值,共计82105种;2014年开始,品种数量有下降趋势,2015年秋季的品种数量为76997种。(见图表一)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当前国家政策、市场环境的转型变化以及新技术的发展变革,教材的需求量出现小幅减少的情况并非偶然。正如在近日召开的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表示的那样“教材是一个国家意志的体现,加强大学课堂教材的建设管理是各国的普遍做法”,今后随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教材市场必将进一步细分。对于出版企业来说,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图表一 2011~ 2015年秋季全国大中专教材品种成长趋势

    医药卫生、农林牧渔表现突出
   
    由2011年 ~2015年的全国大中专教材可供品种数据可知,在各个分册中品种数量最高的高职高专类教材近年来发展速度也在逐渐放缓,但基本仍处于较为平稳的状态。相比之下,五年来文科类教材的下降率为7.11%,而高等理工类教材的下滑则较为明显,总体下降16.30%。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出台,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培养层次有了进一步界定,至此重新划分了我国的教育体系。在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不断加大投入和关注的大背景下,职业教育虽然不断发展,但依旧存在着诸多问题。职业院校教师普遍反映,目前职业教育的发展存在两大问题,一是职教学生整体学习能力不高,缺乏学习热情;二是职业教材质量不高,教材中普遍存在着同质化、乱拼凑等诸多弊病。二者相叠加,使得职业教育教材难以快速发展。在这五年中仅中职教材品种数量就下降4.52%,高职高专教材则下降了0.16%。

    随着当前我国的综合经济实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人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已不仅仅止步于简单的吃饱穿暖,而是在此基础上对衣食住行提出了更高层次的需求。举例来说,现今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医药健康的重视程度逐渐加深,为此,国家也提高了对于医药卫生、农林牧渔等相关产业的重视程度。在医药卫生方面,国家进一步深化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农业方面,2015年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创新气象为农服务机制,推动融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实施退牧还草、牧区防灾减灾、南方草地开发利用等工程”。在这样的背景下,医药卫生、农林牧渔两大类专业受到了广泛欢迎,新增专业较多,对教材的需求量也相应增加。对比近五年的相关数据不难发现,医药卫生类教材和农林牧渔类教材的品种数量有所增长,其中农林牧渔类教材的增幅最为明显,涨幅高达52.85%,医药卫生类教材五年内的增幅为8.40%。

    另外,在这五年中公共课教材的品种数量同样呈现增长态势,增幅为2.92%。(见图表二)但值得注意的是,公共课教材存在着严重的同质化现象,例如用“大学体育”这一个关键词在2015年秋季的教材数据中进行检索,可找到多达30家出版社出版的该类图书,再如以“高等数学”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则可看到有19家出版社以此为选题出版了图书。类似以上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此处不再赘述。而必须看到的是,教材内容有相似之处虽在情理之中,但如此高程度的重复性建设带来的资源浪费着实令人担忧。

图表二 2011~ 2015年秋季各类教材品种趋势

教材类别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增长率

文科类教材

20202

20415

20257

19203

18766

-7.11%

高等理工类教材

22770

21556

22065

20129

19059

-16.30%

医药卫生类教材

4905

5478

4917

4691

5317

8.40%

农林牧渔类教材

1211

1131

1692

1930

1851

52.85%

公共课教材

3018

2974

2905

2973

3106

2.92%

高职高专教材

21449

22092

22262

22518

21414

-0.16%

中职教材

6864

6717

6829

6597

6554

-4.52%

继续教育教材

1041

1149

1115

1002

930

-10.66%

    出版市场期待鲶鱼效应
   
    在出版社大中专教材可供品种方面,2015年秋季的大中专教材用书中包括了161家出版社,与 2014年秋季基本持平。其中,品种数过千的大社为18家,在数量上,与去年相比基本没有变化,但入围出版社有所变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成为2015年秋季教材上发力较为明显的出版社,以1047个品种入围过千大社。

    在排名方面,高等教育出版社作为教育部直属的专门出版高等教育教材的国家级出版社以及国家重点支持的教育出版传媒集团之核心企业,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今年的排名中依旧独占鳌头,品种数占比为28.40%,以21870个品种稳坐榜首。紧随其后排名第二、第三的分别是机械工业出版社和科学出版社,两者间的差距虽然不大,但与排名第一的高等教育出版社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本年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排名上升较为明显,前者从第7位上升至第4位、后者从第17位上升至第14位。(见图表三)

图表三 出版社品种规模TOP40

排名

出版社

品种占比

1

高教

28.40%

2

机工

5.76%

3

科学

4.99%

4

北师大

4.28%

5

清华

3.46%

6

人大

3.24%

7

化工

3.21%

8

北大

2.71%

9

电子

2.64%

10

农业

1.87%

11

大连理工

1.83%

12

电力

1.78%

13

建工

1.72%

14

华东师大

1.69%

15

重庆大学

1.56%

16

北大医学

1.50%

17

西南师大

1.36%

18

人卫

1.31%

19

水利水电

1.29%

20

邮电大学

1.12%

21

轻工

1.02%

22

西南交大

0.94%

23

上海交大

0.91%

24

上海人美

0.72%

25

首经贸

0.71%

26

复旦大学

0.68%

26

湖南大学

0.68%

28

黄河水利

0.65%

29

中医药

0.63%

30

东北财大

0.61%

31

医药科技

0.56%

32

交通

0.53%

32

南京大学

0.53%

34

人教

0.52%

34

哈工程

0.52%

36

经科

0.47%

37

山东人民

0.44%

38

武汉大学

0.42%

39

上海外教

0.41%

40

辽宁美术

0.39%

    与去年相比,排名前40位的出版社位置有所变化,入围的出版社有接近半数为大学社。不过大学社虽然依托所属大学的学术背景占得资源优势,但专业社和综合社也并不示弱。这与国家对于高等教育教材出版资质没有进行相关规定有关。高等教育教材选题准入门槛较低,一般都能获得通过,因而几乎所有的出版社都能够出版教材。教材数量的不断增加,致使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出版社唯有不断调整发展战略,以质取胜,才能占领市场。
   
    核心大类出版期待新鲜面孔
   
    在学科教材品种分布方面,工学类、管理学类、文学类、理学类、教育学类、医学类、艺术学类、经济学类和法学类仍旧为2015年秋季大中专教材可供品种的主要核心大类。其中,工学类以品种占比33.10%的高比率占得第一位,管理学类以11227的品种数量和工学类一起迈入过万大类学科。与去年相比,入围核心大类虽然相同,但品种数量有小幅波动。在过万大类中,工学类和管理学类的品种数量均有所下降,理学类相对持平,教育学类、医学类、艺术学类和法学类则呈现上升趋势。在2014年秋季与2015年秋季的品种分布中,农学类、历史学类、哲学类一直是占比较少的品类,我们建议,未来出版社可多关注这几大类的相关选题,缓解在工学类、管理学类方面的资源浪费和正面激烈竞争。(见图表四)

图表四 大类学科教材品种分布

    在核心大类出版社品种分布方面,高等教育出版社几乎包揽了所有的冠军。在工学类、管理学类、文学类、理学类、教育学类、经济学类和法学类中,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品种数占比均在 20%以上,这一情况与 2014年秋季基本一致。可见,高等教育出版社在高等教材出版中仍处于领头羊的地位。

    在工学类方面,共有115家出版社参与出版,其中有6家出版社品种过千,分别为高等教育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和中国电力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和机械工业出版社的品种占比分别排名第一位和第二位,品种数量远高于排名第三位和第四位的化学工业出版社和电子工业出版社。纵观工学类出版品种数排名前20位的出版社,专业社占据了较大比重,共计有11家。可见,受工学类教材专业性较强的影响,对能出版该类选题的出版社有一定的准入门槛。

    管理学类方面,共有110家出版社出版该类教材,而品种过千出版社仅有高等教育出版社一家。虽然涉及该类教材的出版社数量不及工学类,但在这110家出版社中不仅有教育社、管理类专业社、大学社,还有艺术类专业社、旅游类出版社。由于管理属于综合性的技能,能够广泛应用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所以出版社纷纷涌入管理学类教材出版中,期望能够分得一杯羹。

    在文学类、理学类和教育学类教材中,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品种占比均高于30%。其中,在理学类和教育学类中,占比均在40%之上,与其他出版社的差距极大,市场难以形成激烈竞争,开发空间较大。对于这样的局势,出版社如何合理分配资源成为关键。

    在医学类方面,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可谓你追我赶。2015年秋季,排名前十位的出版社中有6家医学类出版社,分别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排名第一的高等教育出版社与排名第二、三、四位的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和科学出版社之间的品种数量差距较小,排名第二的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与排名第一的高等教育出版社之间的品种占比仅相差0.13%。

    在艺术学类、经济学类和法学类方面,排名第一位的高等教育出版社与第二位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之间的差距进一步缩小。这与这三类教材具有一定的专业性有关,相比综合类出版社,专业出版社占据资源优势,表现十分突出。(见图表五)

图表五 核心大类品种大社分布

核心大类

出版社名称

占比

 

工学

高教

25.45%

机工

12.22%

化工

5.85%

电子

5.15%

 

管理学

高教

23.29%

人大

7.97%

机工

5.78%

清华

5.58%

 

文学

高教

36.00%

北大

8.10%

北师大

7.99%

 

理学

高教

42.09%

科学

14.77%

化工

4.95%

 

教育学

高教

41.66%

北师大

14.41%

华东师大

5.49%

 

医学

高教

19.15%

北大医学

19.02%

人卫

14.65%

科学

12.24%

 

艺术学

高教

26.05%

西南师大

11.52%

上海人美

8.64%

 

经济学

高教

25.03%

人大

14.42%

清华

5.20%

 

法学

高教

25.71%

人大

15.02%

北大

8.98%


    从2015年秋季全国大中专教材可供品种整体情况看来,高教社仍然为本年度擂主,在高等教材的出版中仍居于垄断地位。而在这一年中,专业社、大学社和其他教育社虽也有努力,但与去年相比,提升程度并不高。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是核心学科的资源较为集中,依旧被大社所掌控。基于此,出版社在选题策划和选取的过程中应该避免正面竞争、另辟蹊径,加大对于艺术学类、经济学类和法学类等相对小众类别的注意力,从而达到与大社抗衡的目的。期待未来,在这场高等教材出版的擂主争霸赛中,能够有更多新鲜面孔,在教材出版市场中早日产生鲶鱼效应,给教材出版带来更多能量。
   
    细分类学科稳中有动
   
    在细分类学科中,排名前 40位的细分类学科中有19类学科教材品种突破千种,较 2014年秋新增了两个细分类别。入围本期核心细分类学科TOP40的学科与2014年秋季大体相同,但各细分类品种占比排名情况与2014年秋季相比变化较为明显。在排名前十的细分类学科中,工商管理类蝉联榜首。机械工程类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继续排名第二位和第三位,其后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应用经济学类、土木工程类和软件工程类等类别的排名虽与2014年秋季相同,但同排名第二、第三的机械工程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一样,在品种数量方面有所下降。除此之外,其余类别的排名均有波动。外国语言文学类、数学类均呈现下滑趋势,前者由2014年秋季的第四位下降为第五位、后者由上年的第五位下降至第六位。教育学类则在2015年秋季发展较为迅速,由第六位上升至第四位。

    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为例,2015年秋季的品种数量为3564个,与2014年秋季相比,出现小幅下降,降幅为7.32%。今年共计有95家出版社涉及该类教材出版,其中高等教育出版社仍是主力,出版品种数为1574个。除此之外,品种数量在100以上的出版社还有清华大学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该类教材主要面向计算机、自动化等理工类专业。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教材主要面向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数据库、多媒体与图形图像、办公自动化等专业。机械工业出版社面向的主要是电气工程与自动化、计算机网络技术、机械类等专业。由此可见,在核心细分类学科教材出版方面,各家出版大社的重点虽有重合,但也不尽相同,各出版社也从中获得差异化效益。

    倒退到十年前,几乎每个理科的高考生都曾想过填报计算机类专业,并且在填报志愿过程中几乎都将其作为当仁不让的第一志愿。现如今,计算机类专业虽已在高校中遍地开花,但社会的高需求量让它的热度仍不减当年。随着人们的生活愈发智能化,软件开发成为朝阳产业,软件开发人员已然成为了炙手可热的人才。由此带来的该类教材的市场发展空间同样值得期待。(见图表六)

图表六 核心细分类学科TOP40

排名

细分类别

1

工商管理

2

机械工程

3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

教育学

5

外国语言文学

6

数学

7

管理科学与工程

8

应用经济学

9

土木工程

10

软件工程

11

中国语言文学

12

设计学

13

法学

14

电气工程

15

化学

16

电子科学与技术

17

护理学

18

美术学

19

物理学

20

基础医学

21

生物学

22

音乐与舞蹈学

23

体育学

24

临床医学

25

食品科学与工程

26

新闻传播学

27

交通运输工程

28

控制科学与工程

29

信息与通信工程

30

心理学

31

理论经济学

32

建筑学

33

戏剧与影视学

34

公共管理

35

化学工程与技术

36

社会学

37

药学

38

风景园林学

39

材料科学与工程

40

力学


    除了核心细分类学科,在2015年秋季的教材品种中也出现了一些种类较少的学科,如构造地质学、考古学、天文学、特种医学、桥梁与隧道工程、公安学和生态学等细分类。这些学科教材的品种数量都在50个以下,地质学类甚至只有7个品种,这些专业具有的较高专业性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此外,在品种数量较少的细分类学科中,也有一些新兴专业,如生物医学工程、生态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等。

    2014年10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公布了近两年来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这些专业中不乏教材出版品种数量较高的工商管理和法学等细分专业。教育部此次公布这一名单意在加强对高校专业设置的宏观管理,引导高校主动调整学科专业结构。针对这一调整,出版社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尽量减少在热门领域的争夺,给予次热门类别更多关注。

  核心作者乃制胜法宝
   
    核心作者资源向来是各家出版社的制胜法宝,也是兵家必争之地。 2015年秋季,共计有26个作者的教材品种贡献数量在20种以上,与去年同比有所减少。入围本年度核心作者的学科方向集中度较高,位列其中的10位作者来自外语类专业方向,其他为数学、航空服务、商务旅游和机械工程方向。

    在核心作者的出版社分布情况方面,高等教育出版社的表现依然出色,占比高达73.08%,作者资源主要集中在外语学科方向,除此之外,还有数学、艺术、经济管理、服务礼仪等。不过有所变化的是在这些核心作者中,有多位除高等教育出版社之外同时也在其他出版社出版教材,一改以往核心资源被高等教育出版社垄断的局面。

    在2015年秋季全国大中专教材可供品种核心作者的统计数据中,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核心作者共有5位,其学科方向均为外语类,有4位作者的主要学科方向为英语,另外一位的学科方向则为日语。可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主要资源集中在语言类方面。而纵观整个榜单,其他核心作者分布较为分散,分别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等。值得关注的是,人民大学出版社虽然仅拥有 3位核心作者,但作者的成果却颇佳,如核心作者中的吴赣昌在本年度就以39个品种的教材位列第一。从中不难看出,出版大社对于高产作者具有较强的吸引力,相对应的是高产作者也成为了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

    有趣的是,吴赣昌教授主攻的学科方向主要为数学,其教材适用于公共课、经管类和理工类等专业,主要面向本科和高职层次,本年度的39个教材品种均由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而与吴赣昌并列第一名的李广全教授本年度所推出的教材学科方向也以数学为主,适用专业较为宽泛,主要面向高职和中职院校,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其全部教材。可见两家出版社在数学教材的出版方面竞争之激烈,双方均在不同的教育层面上推出当家人物,以此占领市场。

    而在核心学科方向上比较独立的核心作者包括:航空服务类教材作者魏全斌,以34个品种位居第四位;艺术类教材作者林家阳,以26个品种位居第九位。其中,魏全斌为四川西南航空专修学院董事长,所编写教材被多家院校采用;而林家阳所出的教材主要面向艺术设计专业。此外,经济管理类教材作者陈文汉尽管在本年度排名为第19位,但其教材作品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共计7家出版社出版。陈文汉是广东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也是广东省流通经济学会理事,主持和参与各类科研课题多项,出版多部教材,其深厚的学术研究能力是出版社慕名而至的重要原因。(见图表七)

图表七 2015年秋季全国大中专教材可供品种核心作者

作者

教材品种

所属出版社

学科方向

适用分级

吴赣昌

39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数学

本科、高职

李广全

39

高等教育出版社

数学

高职、中职

沈爱珍

36

高等教育出版社

英语

本科、高职

魏全斌

34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航空服务

高职、中职

徐曙

3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日语

本科、高职

贺雪娟

29

高等教育出版社、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商务、旅游

本科、高职

傅勇林

29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英语

本科

张逸

28

高等教育出版社

英语

本科、高职

林家阳

26

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艺术

本专科、高职

李霄翔等

26

高等教育出版社

英语

本科

李雁翎

26

高等教育出版社

英语

本科

曹大峰

25

高等教育出版社

日语

研究生、本科

梅德明

24

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英语

本科、高职

金大鹰

24

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械工程

本科、高职、中职

邹为诚

24

高等教育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英语

本科、中职

王大伟

24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英语

本科

徐小贞

22

高等教育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英语

本科、高职、中职

何兆熊

22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英语

本科、高职

陈文汉

22

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

经济管理

研究生、本科、高职

谢海泉

22

高等教育出版社

语文

高职、中职

苏立康

21

高等教育出版社

语文

高职、中职

金正昆

20

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

服务礼仪

本科、高职、中职

余建中

20

高等教育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英语

本科

郑国民、赵君虎

20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语文

中职

蔡芸

20

高等教育出版社

英语

本科

宋文官

20

高等教育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工商管理

高职、中职

来源:《新华书目报》2015年03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