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书单推荐
新书推荐
|
对中职立体化教材建设的微思考
发布者:中教馆配中心 来源:新华书目报 发布时间:2015/3/28
时下,“立体化教材”对于中等职业教育来说是一个时尚的名词,无论是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研究部门、教学部门还是出版机构,都在积极倡导中职立体化教材建设。立体化教材,又称“一体化教材”“多元化教材”,通常是指通过整合各种教学资源,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按照先进的一体化思路设计的适合于多元化教学应用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案,它主要是指教学配套资源,包括主教材、教师参考书、学习指导书、试题库、 CAI课件等。随着经济社会、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已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国计民生层面,随着社会发展对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也需对中职立体化教材建设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我们也知道,中职学校的专业实验设施设备相对简陋,更谈不上现代化,而且专业师资短缺、薄弱,对生产、服务第一线的经营管理、技术工艺了解得不够,专业技能和实践教学能力不强。另外,目前校企合作的情况也不尽如人意,中职学校和企业之间仍存在着很大的断裂带,中职学校庞杂的专业结构、课程设置、培养方式与企业的实际岗位要求还有相当差距。而立体化教材打破了传统教材原有的静态、单向的格局,形成了动态的、交互的、仿真的、虚拟的、理实一体的立体化格局。因此,中职立体化教材建设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教材的不足,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为中职一线教师提供有益的教学平台,解决专业教师缺乏实践经验的矛盾,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中职学校可资利用的教育资源,尽可能拉近中职学校教育教学与企业岗位要求的距离。
可以说,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迫切需要立体化教材。立体化教材不仅是中等职业教育转变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式的转换器,也是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助推器,还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瓶颈的突破口。因此,我们必须以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建设精品的立体化教材,以多样化的媒体资源表现形式展现直观内容、声视频效果以及演示事物变化的过程,以多样的表现手段突破传统的教学时间和空间,转变中职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中职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提高中职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为中职学生营造创造性学习的条件,使他们能够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能够符合社会经济发展以及行业、企业对他们素质、能力的要求。 所谓中职立体化教材的一体化顶层设计,就是从国家建设专业的角度、学校培养人才的角度以及行业、企业需求人才的角度,进行“三位一体”的统筹兼顾;就是职业教育行政部门、职业教育教学指导部门、行业指导部门、中职学校、企业、出版机构诸多方面、诸多机构、诸多人员的联动协作;就是从专业建设到课程建设,再到教材建设,运用顶层设计理论进行总体构想。因此,中职立体化教材建设就要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劳动素质、提升职业能力为宗旨,综合考虑专业建设的全局性、系统性,基于不同专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从总体上制订建设规划,对教学内容进行一体化的教学设计,对教材建设的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进行统筹考虑,针对中职学生的层次、特点,从教学设计的整体化出发,构建知识点合理布局、呈现方式先进、功能多样的系列化教学解决方案。
中职立体化教材建设的一体化顶层设计,不是各种教学资源的简单拼凑,而需要整体性设计;不是单纯的形式划分,而是从资源的角度把相关的内容整合在一起,是一个完整的架构。中职立体化教材建设主要包括多介质出版物资源建设、教学配套资源建设、虚拟实训资源建设等,而多种表现形式和多样的表达手段是由不同团队来共同完成的。因此,不同的团队要共同考虑课程目标的多维度、教学对象的多层次、表现形式的多媒体、解决问题的多角度等的要求,在统一指导思想的引领下,统一认识,明确方向,系统、逻辑地将各组成部件置于总体目标体系和知识框架之中进行整体设计,并以统一的设计思想、设计理念、编辑策略、编排风格等贯穿教材的整体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优势,从而形成媒体间的互补互动,使每一部分内容和表现形式既相互补充又相互融合。 另外,中职立体化教材的开放性还体现在教材的表现手段上。目前,现有教材已经尝试通过光盘、网站、微课、论坛等网络手段突破传统教材。同时,在社交媒体环境中,微信、 APP、二维码等表现形式应用的途径更加广泛、便捷,而且能够充分实现互动性、实时性、动态性。特别是在如今大数据发展的背景下,立体化教材建设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它的表现手段也应不断发展、丰富,将学生在其他领域使用的互动形式应用于立体化教材建设之中,增强立体化教材中各媒介的相互衔接、互相补充以及个性化的内容。比如 APP是一种新型的交互式软件,如果将其应用在立体化教材建设中,应该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首先APP可以安装在手机或者平板电脑上,学生的学习不仅更具有便捷性,同时可以突破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其次APP可以直接提供网络中大量的资料与链接,采取文字、图片、音视频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视觉、听觉将信息传达给学生,多角度、多维度地吸引学生,能够使教学形式更加生动、形象,便于理解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渴望和学习兴趣。再次APP具有极强的交互性,可以随时随地在互联网上与教师、同学进行互动,提出学习过程中的疑问,进行问题的讨论与交流。最后APP可以根据学生的差异,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增加或删减教材内容,在网络平台上寻找自己学习所需要或者课外所感兴趣的链接,分享更多的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力。 总之,中职立体化教材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个一体化设计的过程、一个连续动态的过程、一个反馈互动的过程,而且无论是在内容建设方面还是在表现手段方面都需要一个开放性架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