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地图学的角度,系统介绍地理空间知识地图建模和表达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全书共分八章。第一章阐述知识、地图与知识图谱,地理空间知识地图概念特征和发展;第二章地理空间知识地图理论基础,包括空间认知、地理本体、知识空间化和可视化理论方法;第三章地理空间知识地图概念建模,包括地理空间知识地图的研究对象、地理空间知识地图的认
本书主要从系统论角度论述中国南方喀斯特流域气象气候时空分布特征、讨论降雨径流过程、流域滞后效应特征,研究喀斯特流域气象、农业及水文干旱机制。内容包括:喀斯特流域结构与功能关系、降雨径流过程,流域气象、农业及水文干旱特征,流域介质空间耦合对气象干旱响应、对农业及水文干旱驱动,以及气象-农业干旱、气象-水文干旱、农业-水文
本书是关于海洋大数据治理的一本学术专著,是国家海洋数据管理多年科研成果和实践工作的总结凝练。全书内容分为理论篇、方法篇和实践篇,共3篇、15章。全书内容宏观全面,涵盖海洋大数据治理的基本理论、技术方法和翔实案例,充分总结和凝练了近十年我国海洋资料管理规章制度和技术标准建设、海洋数据汇聚管理和共享服务等方方面面的海洋大数
微水试验是一种简便且快速测定水文地质参数的野外试验方法。本书通过系统介绍微水试验的发展、理论及影响因素等。本书针对微水试验适用性存在的主要问题,建立了微水试验物理模型试验平台,开展了室内渗透试验、注水试验、抽水试验与微水试验的对比试验;同时还通过试验分析了激发方式、激发强度、含水层岩性、含水层性质和试验孔段形状等因素对
书稿以讲授地理学、天文学基础理论知识为主,是一门理论性、科学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教材。书稿以行星地球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包括环绕地球的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表形态等,着重研究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表层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为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教材对于开启天文学、空间科学和地理科学思维,掌握天文
万物皆变,无物消逝。身处时刻变化的环境中,我们如何理解无处不在的时间?又如何理解人类出现之前的悠久过往与没有人类参与的未来?就像显微镜和望远镜扩展了人类的视野,地质学也是一种镜头,让我们能够以一种超越人类经验限制的方式见证时间。《垂向时间:地质学家的计时簿》在讲述地球演化史与人类对地球认知的发展史的同时,带我们用地质学
本书是对持续了十年之久的研究工作进行总结而形成的,系统地分析和阐述了20世纪40年代以来约80年间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时空变化特征,包括:海岸线长度与结构、海岸线开发利用程度、海岸线变化速率、海岸线分形维、海岸带陆海格局、海湾形态等方面的格局与过程特征,并对大陆海岸线变化的影响因素、环境与生态效应等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进一步
本挂图首次绘制了较为完整的塔里木盆地第四系浅层地下水位等值线及水位埋深分区图。实测获取了包括塔里木河流域干流、开孔河流域、阿克苏流域、渭干河流域、和田河流域、喀什噶尔河流域、叶尔羌河流域、克里雅河-车尔臣河诸河流域、塔克拉玛干沙漠区及罗布泊地区共计5500点地下水位及埋深实测高程数据。系统更新了第四系浅层地下水水流系统
本书系统介绍了信息地理学产生背景、定义、学科属性以及科学体系,并从地理遥感科学、地理信息科学和地理数据科学三个方面对信息地理学进行阐述。地理遥感科学主要从遥感物理基础、传感器与遥感平台、图像处理与分类、遥感地学分析与应用角度进行介绍;地理信息科学主要从地理信息获取与管理、地理信息分析与可视化、地理信息工程与服务角度介绍
全书共分8章,第1章“数字海洋概论”,主要介绍数字海洋出现的背景、概念与内涵、数字海洋的工程化思想与技术框架,国内外数字海洋进展与比较,智慧海洋工程建设展望;第2章“数字海洋系统集成关键技术”,简单介绍数字海洋基础设施、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重点介绍多源数据集成与融合、大数据挖掘与共享服务和虚拟可视化技术;第3章“数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