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光影》是一本以西安交通大学校园风物为主要内容,向读者展示交大悠久历史、美丽风物、文明校园、丰富校园生活等内容的一本日历书。日历作为古代中国社会人们记事记日的必备品,随着社会的发展,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已渐渐失去其功能。《交大光影》从交大优美校园环境、学习环境中汲取元素,赋予日历新的内涵和新的功能,适合当代大众的需求
《摄动方法与理论》是天体力学与航天动力学的核心,是研究近可积系统的分析理论,在太阳系动力学及天体力学等研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本书着重介绍求解动力学方程的各种摄动分析方法及基于正则变换的摄动理论,具体包括摄动分析方法、摄动函数展开、正则变换、平均化理论、Lie级数变换基础理论,结合具体问题,如平运动共振、长期动力学、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2030年实现以下目标:人民健康水平持续提升。人民身体素质明显增强,2030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0岁,人均健康预期寿命显著提高。其中对于老年人这一重点群体更是指出“促进健康老龄化”。结合这一目标,根据日常生活需要,特编写此书,书中设计多个板块,包括每日运动情况、血压、身高体重
本书取名天历探原,意指探究中国古代天文历法本初原貌之意。作者结合考古成果和传世文献,指出中国古代四灵(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帝与五帝等文化现象首先是一种天文现象,提出古人对于太一信仰即是对天的信仰,并对四季、四时、置闰、阳历、阴阳合历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作者还指出,天文历法的知识在驺衍、吕不韦等人的演绎下介入
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交流出现了一个高潮,西方的科学知识大规模的传入中国。这一时期大量新的天文概念、天文数据以及计算方法涌现在历法家们面前,经纬度的概念正是其中一个最能体现中西历法汇通的重要新元素。经纬度概念伴随地圆说传入中国,不仅更新了时人的地理知识以及冲击了天圆地方的传统的宇宙观,而且对历法的编制产生了影响。在明末改历的
该书稿是一部太阳历资料,书稿内容主要包括:关于彝族历法和节庆方面的国家法律法规、彝族太阳历基础知识、彝族太阳历的相关佐证资料、彝族太阳历用法示例四个部分。
本书由《春秋日食辨正》《春秋朔闰至日考》《春秋朔至表》三种著述合编而成。大多成书于1867年至1870年之间。他的中国历学根基得益于早年正统的私塾教育经历,在墨海书馆与伟烈亚力等人合作的过程中,也接触到了西方的天文历法,并对其有了基本地了解。在协助西方传教士编辑《中公历书》时,王韬深入地学习了西方历法方法,并对中公历法
本书以成电校园植物为源,二十四节气为线,用12张月扉图与365张日历图尽显校园植物魅力。全书介绍了成电校园内的300余种观赏与野生植物的基本情况、花期、分布等,这既是成电校园自然之美的凝练呈现,也是出版社40年挖掘传承校园文化的体现。本日历面向电子科技大学师生、校友及社会人士,连接校园与社会、承载往昔与未来,见证电子科
这是一部探析中国古代天文历法的史学专著,系“励耘学术文存”系列丛书之一种。当今,人们对文史哲津津乐道,天文历算却鲜有人问津。中国古代天文历法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其中最艰深难懂的部分。本书第一部分,收录了作者在战国楚、秦至西汉早期以及唐代历法方面的研究成果,如对楚国究竟采用何种历法做出回答,论证秦国采用“岁首建亥”
本书是国家一级美术师周一新根据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章回小说《水浒传》为题材绘制的,全书采用中国画的白描技法,以墨色线条勾勒出水浒人物形象,不加以繁琐的装饰和渲染,展现出一种朴素而生动的美感,通过细密的笔触,刻画出鲜活的形象。画风刻画入微,落拓有致,为读者呈现笔墨丹青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