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海主编的《国家海洋创新指数试评估报告(2014国家海洋创新评估系列报告)》在参考国内外科技统计指标研究的基础上,沿用《国家海洋创新指数试评估报告2013》中关于国家海洋创新指数的评价方法,基于海洋经济统计、科技统计和科技成果登记等数据,从海洋创新环境、海洋创新投入、海洋创新产出、海洋创新绩效四个方面构建了国家海洋创
《海上丝绸之路视野下的广西海洋文化研究(2011-2015年)》精选多位专家学者对广西海洋文化的研究成果,将其汇编成书。全书包括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历史文化篇”;第二部分为“民俗文化篇”;第三部分为“生态文化篇”;第四部分为“文学艺术篇”;第五部分为“教育文化篇”。《海上丝绸之路视野下的广西海洋文化研究(2011-2
曾凡辉编*的《海洋学基础(石油高等院校特色规划教材)》以海洋油气工程的工作环境为主要对象,系统阐述了海洋科学的演化、地球系统与海洋科学的内容体系、海水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海洋钻完井、采油以及集输面临的作业环境、海洋资源的分类及开采方式等内容。本书可作为海洋油气工程专业教学用书,也可供广大海洋油气田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报告文集(2015)》主要内容为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的24篇论文,内容新颖,理论技术科学合理,涵盖了大地测量学与导航、摄影测量学与遥感、地图学与地理信息、地理国情监测等方面,是一部代表我国目前行业热点的荟萃。《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报告文集(20
本书是为大气科学本科生的大气探测学课程编写的教材。书中详细介绍了地面气象观测和高空探测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并简要介绍了大气遥感和大气边界层探测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应用。
张存勇编的《海州湾近岸海域现代沉积动力环境》较为全面地研究了海州湾近岸海域的动力环境、沉积物、沉积速率与沉积通量、沉积物粒径趋势分析、粒径谱、多组分分离、端元模型分析、分形特性、悬沙、悬沙级配、悬沙通量、悬沙动力机制、岸线变化对沉积动力环境的影响以及沉积动力变化的环境效应,是作者近10年来在该区域研究的一系列成果,其中
洛吉诺夫、茹科夫、什内尔松*的《声波测井和可控震源地震勘探中的非线性波场》介绍了在激发脉冲(测井)和可控震源(地震勘探)的波场中出现的非线性组分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本书描述了地震和声波波场的非线性效应的理论基础,介绍了方法试验成果,显示出该技术应用于检测岩石孔隙和裂缝中充满流体介质或烃类的可能性。本书可供地质勘探工程技术
人类对地球的认识在几十年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彼时地质学家意识到,各个大陆在地球表面漂移,海洋也此起彼伏地新生和毁灭。本书文字简练清新、内容引人入胜,它更新了我们关于地球的叙事。马丁·雷德芬考察了最新的地质学研究,解释了人类在板块构造、地震学和卫星影像等领域的全新认识如何帮助我们逐渐理解地球的本质:这是一个活跃的、变
《青藏高原地表过程与地质构造基础》是一部全方位关于青藏高原的应用基础研究专著。作者从物质运动波动性视角,将青藏高原表生地质作用过程与地质构造基础结合起来一并研究。作者根据超地幔柱一羽学说和大陆动力学,解释了西南太平洋从东北向西南有弧顶朝向东北的三大弧形列岛、青藏高原东部自金沙江、澜沧江向怒江出现弧顶朝向东北的弧形大转弯
肖松、达雪娟主编的这本《造岩矿物鉴定实验指导》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常见造岩矿物标本观察与描述以及偏光显微镜下的鉴定方法,内容涵盖了矿物几何结晶学基础、矿物标本观察与描述、常见矿物在偏光显微镜下的光学性质及镜下识别方法等实验内容。本书的特点是实验项目齐全、内容详实,将矿物标本鉴定和薄片显微镜鉴定两大基础实验有机地整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