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中国海系列丛书:东海故事》从东海的风土人情开始,将东海精彩的人文风貌和波澜壮阔的历史娓娓道来。分别讲述了东海名士、东海传说与故事、东海民俗、东海历史等几个部分,以人—事—历史事件为情感主线,达到与读者形成情感共鸣的,从而从精神层次上唤醒读者热爱东海,保护东海的海洋意识。
走向海洋是世界强国共同走过的发展道路。本书共分21章。第一章介绍了海洋强国的概念和发展模式,将海洋强国发展划分为三个时代,即陆权时代、海权时代和新海权时代海洋强国;第二至二十章考察了19个陆海兼备大国和海洋强国的兴衰历程;最后一章探讨了中国建设海洋强国可以借鉴的经验和教训。“海洋强国”是贯穿全书的主线。
本书基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组织教学内容、构建教材结构,融合当前国内外最新的科技文献资料,并在多年使用的研究生课程讲稿的基础上编写而成。本书是高等院校天文学专业核心课程系列教材之一,以天体的实测技术与方法为主线,有针对性地介绍了天文台址选定、天文望远镜和天文探测器的相关知识,同时介绍了天体的光度测量、偏振测量、分光测量和红
为全面展示2012年以来我国各级政府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进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效,我们组织编写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3年度报告》。本书包括1篇总报告和20篇分报告,总报告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3年度报告》,20篇分报告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单位2012年以来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
本书共分为5个部分,涵盖了测量误差的基本理论和测量误差处理的基本方法对应的习题,难度适中,其中特别介绍了一些成熟平差软件的应用实例。
现在是太阳系旅行时间!选择一颗行星,跃入超快速火箭,你即将出发去探索行星的大小、大气、温度、重力、轨道等更多信息。完成探索任务之后,收集整理你所得到的信息,控制中心正等着你的汇报呢!
很长时间里,天文学都是一门可见的科学。数千年来,人们都只用他们的双眼来观察和记录星光。400年前,伽俐略首次他的望远镜指向天空,扩展了我们观察和研究宇宙的能力。此后350年,这个神奇观察设备的潜力还仅仅受限于电磁波谱中我们的眼睛所能感知的一小片段。直到最近的50年,我们拥有了一系列技术的进步,使我们能够深入探索隐秘的宇
严登华、翁白莎、王浩、秦天玲、史晓亮等编著的《区域干旱形成机制与风险应对》由四篇共20章构成。第一篇是理论与技术,介绍了广义干旱风险评价与风险应对的理论框架、技术体系以及模拟模型。第二篇是海河流域干旱时空演变特征,介绍了不同干旱指标在海河流域的应用,识别流域干旱驱动机制,以及分析流域干旱时空演变特征。第三篇是东辽河流域
本书内容包括:地球的最南端、南极不可复制的自然风光、南极世界之最、南极的生物状况、南极的探索与发现、南极的科学考察、南极的中国科考站、北极世界等。
本书主要向青少年介绍地震知识,讲述了地震发生后,地震救援领域存在着“黄金12秒”的说法,特别强调了地震来临时的应急避险措施,如何处理地震发生后的卫生防疫、如何摆脱地震的心理阴影等方面的知识,使读者掌握简单的地震常识和自救互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