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地质统计学》主要从实用性角度介绍历经验证的地质统计学工具,以及如何使用这些工具以最合适的方式应用于全局油藏建模。主要内容包括地质统计学在油藏建模中的作用,连续性地质建模,构建高分辨率地质网格模型,受地质条件约束的地质统计学历史拟合方法,不确定性建模等内容。本书可供涉足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石油院校相关专业师生使
基于多渠道收集到的各类文献,以板块构造理论为指导,本专著综述了中东地区阿拉伯板块构造、沉积演化史,沉积盆地成因机制和分类,揭示了中东地区油气时空分布特征。在区域油气地质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盆地综合评价、含油气系统分析和区带评价等方法,解析了油气在不同类型盆地内的分布规律和主控因素,特别重点解剖了被动陆缘盆地和前陆盆地的油
1325万杂多县幅(146C004004)区域地质调查报告是区调成果的总结。该图区位于青藏高原北羌塘盆地和“中央隆起带”及双湖一澜沧江结合带。《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杂多县幅(I46C00401:250000)》系统介绍了测区的地层序列,涉及(构造)岩石地层单位、侵入岩序列及火山活动、变质作用等特征。重点对特提
《中国海洋社会学研究》是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海洋社会学学术理论集刊,集刊依托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海洋社会学论坛,在参会论文集中遴选优秀论文集结出版。本集刊办刊的宗旨是集中刊载、转载海洋社会学相关研究领域中具有新颖性、学术性、前沿性的科研成果。本集刊作为我国海洋社会学的连续性集刊在国内学界属于首创,
《GPS测量原理及应用》从介绍卫星定位技术的发展历程入手,依次介绍当今正在运行和即将运行的四大卫星定位系统的组成、应用前景,然后重点介绍GPS接收机的原理和常用品牌接收机以及GPS定位技术的原理和应用。《GPS测量原理及应用》共10章,第1章介绍卫星定位技术的发展以及四大定位系统的组成和应用前景;第2章介绍介绍GPS接
《地震资料采集试验技术》内容主要包括地震资料采集试验方法、试验资料分析方法、试验参数的选择原则等。同时,对试验的各种中间过程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特别是对药量试验、井深试验、接收试验做了深入的分析,形成了一套较科学的试验流程和分析流程,有利于获得最优的采集参数。本书内容较丰富,对地震资料采集试验中涉及的空气枪、震源等做了
《流域水循环及其伴生过程综合模拟(第二版)》针对高强度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影响下海河流域存在的突出水问题,介绍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973)计划课题"海河流域水循环及其伴生过程的综合模拟与预测"(2006CB403404)的重要研究成果-海河流域二元水循环模型。该模型由分布式流域水循环模型WEP、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RO
《秭归产学研基地野外实践教学教程:水资源与环境分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秭归产学研基地野外实践教学系列教材》分三篇编写。第一篇为水资源与环境类专业三峡实习的教学实施方案;第二篇为实习区背景,全面地阐述了水文与环境类专业实习区——三峡秭归县的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发展概况、地质概况、水文地质条件、主要地质环境问题等;第三篇为水资
本书结合下降序列影像匹配与基于明暗恢复形状(SFS)技术完成三维地形恢复算法,该算法提出了SFS反射方程的特征边缘约束条件,再以下降序列影像得到的匹配点作为控制点,对SFS的恢复结果进行坐标约束,使得最终恢复地形,得以在着陆器独立坐标系下,方便工程应用。
本书是一本译著,原作者为奥拉夫·施拉姆·斯托克、盖尔·荷内兰德,译者王传兴为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博士。《国际合作与北极治理--北极治理机制与北极区域建设》内容包括对北极(国际)制度影响的考察、原住民问题、传染病控制、气候变化、石油、天然气与环境、国际制度与北极治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