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介绍了中国海洋系列卫星(海洋一号、海洋二号、海洋三号)对热带气旋(台风)的观测技术、监测产品及其应用状况。主要包括海洋一号系列卫星的水色水温扫描仪对热带气旋的热红外通道亮温、紫外和可见光波段的卫星云图监测;海洋二号卫星微波散射计对热带气旋海面风场信息的提取与监测应用;海洋三号(高分三号)合成孔径雷达的高分辨率SAR
《本塔奶奶讲科学课》通过博学耐心的本塔奶奶与她求知欲爆棚的孙儿间轻松的聊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笑料不断的比喻,把物理、化学、天文、地理之中有用又好玩的科学知识讲通讲透。此外,书中穿插孩子的生活经验,语言更加直白生动,情感上也更体贴孩子的感受,每当他们好奇满满、欢呼雀跃或者气愤不已的时刻,总会有智慧的本塔奶奶在前面指引。
本书详实记录了1949-2022年登陆及严重影响广东热带气旋的总览,通过介绍这些气旋的特点、规律和影响等要素,以及热带气旋历史记录的图示,帮助读者直观地了解历史上复杂多变的热带气旋气象灾害的严重性和影响力,更好地认识到这些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威胁和挑战,提高社会各界对于热带气旋的认知和风险意识,为气象、防灾减灾等部门工
全书共计13章,系统介绍了风暴潮特点及研究进展、北部湾研究区域自然环境概况、研究区域海岸地貌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了近70年来影响广西沿海台风暴雨特征、历年影响广西沿海的热带气旋及灾害成因、广西沿海港湾风。暴潮增水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了进入南海北部台风引起广西沿岸增减水变化,以及台风登陆期间广西沿岸潮、余流特征及产生
本书对地基GNSS水汽探测技术以及用该技术进行PM2.5浓度预测研究。首先,从天顶对流延迟ZTD转化PWV的理论角度出发,利用数值天气模式的再分析资料、探空资料建立区域性高精度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提高了PWV的精度;其次,根据雾霾期间ZTD与PM2.5浓度之间较强的相关性,利用ZTD结合其他元素构建了一种基于小波分析
为什么经济再发达的城市,似乎对城市内涝也束手无策?甚至越发达洪水越严重? 为什么同一块地方在不同时段会旱的旱死、涝的涝死,还愈演愈烈? 环顾全球、回望不同文明的历史,我们能否找到一些与水共存的成功模式? 《慢水》跟踪不同水体的生活习惯,探索水如何穿越地上和地下空间,如何与周围的生物互动,也探索水在不同时期造访各地给人们
土壤水分是自然界水分平衡的重要参量,是大气-植被-土壤-地下水系统(SPAC系统)的核心和纽带。并且土壤水分与干旱存在密切关系,而干旱是我国农业生产的最大威胁,在各种自然灾害中造成的损失列为首位,我国农业自然灾害的近60%是干旱造成的,每年直接经济损失达4-7亿元。土壤水分的变化及区域差异不但对于区域水文,而且通过植被
本书内容横向贯穿雷电防护基本理论和实操知识,涉及雷电防护工程、检测、评价、服务等专业方向,纵向兼顾相关行业、不同级别从事雷电防护工作的管理及技术人员。分为基础篇、提高篇和篇,内容包括:雷电防护基础知识、雷电防护技术及应用、雷电防护业务发展、现代雷电防护技术、雷电灾害风险管理、雷电防护机构能力评价准则等。本书适合雷电防护
本书围绕宁波市主要气象灾害开展普查调查,系统总结了台风、暴雨、干旱、高温、低温、冷空气大风、雨雪冰冻、风雹、雷电9种气象灾害的发生规律、分布特征,评估了各灾种致灾危险性等级和孕灾环境敏感性分布,还结合承灾体暴露度及脆弱性开展了针对人口和GDP的灾害风险区划。
为有效促进雨水资源化利用技术的推广和发展,推动海绵城市建设,本书在总结国内外雨水资源化利用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区域雨水利用技术提出了一套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计算方法,并基于计算结果结合层次分析法构建雨水利用技术综合评价体系。同时,以雨水利用综合效益评价值**为目标,借助规划求解模型建立了一套雨水利用适宜模式求解方法。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