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夜晚是黑色的?黑洞是什么?为什么宇宙会存在?我们存在于何处?我们的死亡意味着什么?当代的伟大发现会对人类思想和宗教思想产生挑战吗? 宇宙的历史,就是我们人类的历史。将近140亿年前,在无尽的荒芜之中,没有结构、没有形态,恒星们是如何以一种原始的方式诞生的?在太阳和地球形成之前,恒星核心部位的高温是如何生成所有构
《给孩子讲太空》是著名物理学家李淼教授写给青少年的科普读物,本书从生活日常,讲到天体与宇宙;从黑洞、虫洞与时光机器,讲到相对论、时间简史与量子力学,涉及的知识领域广阔,用科学来解释生活的可能性和多元化,带孩子仰望星辰,发现宇宙之美、科学之魅。 在这里,李淼教授以独有的知识解读方式阐述观点,提供你百度不到,却每天发生在身
本书对InSAR理论、方法和应用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介绍,并对InSAR前沿性技术进行了扩展介绍,可为从事InSAR和地学相关领域工作的科技人员与高等院校师生的学习与研究提供具有综合性和专业性的参考资料,且可作为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促进InSAR专业人才培养,推动InSAR理论与应用的持续发展,促使InSAR在国民经济
《手电筒看里面科普透视绘本》共10册,是一套能带给孩子全新阅读体验的科普绘本。适合3-6岁小朋友及家长亲子共读,或是小朋友独立阅读。全书采用独特的光影透视效果,用手电筒从互动页的背面照一照,或者把书页掀开,将互动页的背面对着光,从而在互动页的正面展示出内部结构和场景。发现隐藏在画面背后的秘密知识,整个过程从看不到到解密
本书收录了2018年在贵州平塘召开的(第三届)国际射电天文论坛RAF(RadioAstronomyForum)研讨会的学术报告(整理的文章)。主要包括: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调试进展、试运行、早期科学准备等;南非SKA探路者MeerKAT望远镜阵列的建设情况、研究计划等;澳大利亚ASKAP望远镜阵列和荷
《中国儿童太空百科全书》是一套由天文学家、航天专家和科普作家联合编纂、适合6-15岁儿童阅读的原创科普启蒙百科,包括《浩瀚的宇宙》《太阳系掠影》《飞向太空》《中国航天》4个分册。 《太阳系掠影》介绍了太阳、地球、火星、月球等知识,共设置40多个主题页,200多个知识点、300多幅图片,并设有AR增强现实APP,引导读者
《中国儿童太空百科全书》是一套由天文学家、航天专家和科普作家联合编纂、适合6-15岁儿童阅读的原创科普启蒙百科,包括《浩瀚的宇宙》《太阳系掠影》《飞向太空》《中国航天》4个分册。 《飞向太空》介绍了天文望远镜、运载火箭、人造卫星和载人航天等知识,共设置40多个主题页,200多个知识点、300多幅图片,并设有AR增强现实
★亲子共读,给孩子讲述一个从未讲述过的伟大故事!★紫金山天文台吴德金教授与天文台谭宝林教授共同,知名杂志《科学与未来》。★精选100多幅珍贵图片并配以通俗精练的文字,将宇宙发展的整体脉络和关键知识点浓缩于书中,通过这本精美的不凡之书,致敬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无限探索!★用科普启迪智慧,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这是送给孩
《中国儿童太空百科全书》是一套由天文学家、航天专家和科普作家联合编纂、适合6-15岁儿童阅读的原创科普启蒙百科,包括《浩瀚的宇宙》《太阳系掠影》《飞向太空》《中国航天》4个分册。《飞向太空》介绍了天文望远镜、运载火箭、人造卫星和载人航天等知识,共设置40多个主题页,200多个知识点、300多幅图片,并设有AR增强现实A
《中国儿童太空百科全书》是一套由天文学家、航天专家和科普作家联合编纂、适合6-15岁儿童阅读的原创科普启蒙百科,包括《浩瀚的宇宙》《太阳系掠影》《飞向太空》《中国航天》4个分册。《浩瀚的宇宙》介绍了恒星、星云、星系、星座等知识,共设置40多个主题页,200多个知识点、300多幅图片,并设有AR增强现实APP,引导读者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