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研究气象干旱向水文干旱传递过程有助于更好地预测干旱、降低干旱发生风险、减轻干旱灾害强度。当前气象-水文干旱传递过程的研究热点在于二者间关联性及响应时间的定量表征,但是对于何种条件下气象干旱引发水文干旱以及气象干旱与水文干旱特征存在怎样的放大/衰减关系等并没有形成系统的认知。受流域气候、下垫面以及人类活动等多方面因素
本书以内蒙古典型草原积雪及风吹雪为主题,针对内蒙古典型草原积雪时空分布特征、风雪流结构特征和风吹雪二次分配变化规律,以及积雪消融对土壤水热状况和植被生长特征的影响,提出了内蒙古草原雪害防治原则与策略,构建了草原雪害防治体系。本书是本课题组多年来对内蒙古草原积雪及风吹雪防治研究成果的系统总结,可为典型草原生态系统草原积雪
本书从干旱事件的识别和特征分析,到干旱危险性评估和干旱影响因素分析,再到干旱对社会经济影响的风险评估,系统全面地分析了对比性较强的SSP126、SSP245和SSP585三种情景下干旱及其影响的时空分异特征,尤其是不同农业区的时空分异特征。本书对理解气候变化在干旱风险评估和防范中的重要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对制定气候变化适
本书围绕长江上游区域气候变化问题,全面系统地分析了1990~2020年长江上游地区平均温度、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不同等级降水强度、降水次数,以及干旱少雨、暴雨洪涝、高温热浪等极端天气气候的多尺度时空分布及其变化特征;通过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评估不同模式对长江上游气温和降水的模拟能力,在优选多模式模拟的基础上
水旱灾害风险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也是提升水旱灾害防治能力的基础性工作,上海市水务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精神,组织开展了上海市第一次水旱灾害风险普查。本书以普查成果为依据,科学、全面地分析了上海水旱灾害形成原因及主要因素,建立了上海水旱灾害风险评估技术体系及方法,划分了上海水旱灾害风险
本书包括2021—2023年1—4月和11—12月出现的昆明准静止锋个例,提供昆明准静止锋个例概况,包含锋面位置、移动路径、环流形势、卫星云图,以及昆明准静止锋影响时云南最高气温的24小时变温、过程总降水量及平均日照时数等分布图。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伴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贸易自由化在多边体制下的推进惠及了众多国家的经济福利,但也刺激了产能的迅速扩张,而应对气候变化则关乎着各国的经济利益与发展权益。随着气候变化与国际贸易相关的政策、投资和技术转移等问题日渐突出,如何在国际贸易的背景下开展全球气候治理逐渐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新挑战。本研
本书从不同角度介绍了热带气象学研究的主要成果,包括纬向对称和非对称的热带大气平均环流、热带季节内振荡、热致环流、季风、热带辐合带、海陆风环流、热带波动和热带低压、热带气旋、热带云团、热带飑线和中尺度对流系统等不同尺度的热带大气运动过程和天气系统;以及涉及的热带非绝热位涡分布及其作用、边界层过程、辐射强迫过程、干/湿静力
本套书是北京大学地空学院和中国地震学会联合组织编写的科普丛书。本丛书作为面向中学生的地球科学科普读物,既有关于行星与地球科学的科学普及内容,同时为了更好与大学地球科学专业知识体系相衔接,也设置了大学低年级基础地学知识以及当前国家前沿科研领域有关内容,有利于中学生建立大学联系。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大气圈,共八章,主要介绍了
《我们的二十四节气立体书》是"POP-UP呦呦童人文立体书”系列之一。POP-UP人文立体书系列全4册,包含《我们的二十四节气》《我们的建筑》《我们的中国》《长江黄河》,通过生动有趣的内容和立体书的形式,让小读者了解二十四节气的由来、习俗和庆祝方式,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了解建筑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设计理念,感受建筑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