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统集成了武汉大学国家发展战略研究院课题组围绕“城市群与城乡融合发展研究”重大课题的系列研究成果。全书分为上下两篇,分别是“现代化的城市群与都市圈”“走向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在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新时期的背景下,充分考虑区域发展战略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对于城镇化建设的新要求,同时将城镇化发展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相衔接和
本书是从城乡关系的角度来理解现当代中国历史发展内在逻辑的探索性著作。现当代中国的城乡关系,曾经历了城乡二元结构由形成、发展、固化,再到逐渐松解的过程,因此城乡关系也就成为理解现当代中国历史的一把重要钥匙。本书从具体的个案出发,就认识与理想、物资与流通、制度与身份、文艺与礼仪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城乡关系演变背后思想认识、目
相比欧美等发达经济体的自然达峰过程,我国要完成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必须进行集中干预,在经济增长、城市化、人口转型等方面,发达国家花一两百年才自然实现的过程,我国仅仅用几十年就达成了,但是我们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生态和社会代价。虽然碳达峰碳中和任务重、时间紧,但我们不能操之过急。我们不仅需要更高的效率,还需要更多的理性。本书积
全球城市网络是基于城市之间的互动与要素流动形成的复杂网络体系,物质流、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不仅决定了城市的空间形态和产业形态,其在全球城市之间的迁移和转化也决定了全球城市的总体格局。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化各参与主体从自身权利、利益和价值诉求出发,通过竞合关系重塑全球城市网络。城市间的合作性竞争能够有效降低交易
为了助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新城市议程》在中国的落实,评估地方城乡建设过程中对于SDG11工作的实践效果,更好地梳理地方经验,凝练中国故事,为联合国最佳实践案例提供素材,《中国城市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11评估报告:中国城市人居蓝皮书(2024)》预期于每年第四季度择期以中英文双语版面向全球
评价城市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城市创新发展,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和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报告主要采用2022年数据,高层次科技人才数、上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高新技术企业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等指标采用2023年数据。评价体系延续了上一年的做法,构建了一个包含5个维度(创新治理力、原始创新力、技术创新力、成果转化力、创新驱动力)、
本教材使用案例分析方法,分析城市管理过程中的典型案例,如城市化、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城市社会管理、城市环境管理、城市规划管理等。通过对典型案例分析,加深对城市管理理论的理解,增加学生对现实的了解,提高学生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城市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和继续深造奠定基础。
北京建城已有3000年,建都有871年,新中国定都北京即将75年。北京建城有四个里程碑。第四个里程碑是在2016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跳出去建新城”的创新思维指导下,2017年开始建的未来之城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作者从亲历的角度,以科学家的眼光,从北京千年建城史的第四个里程碑,为什么副中心是通州、疏解地是雄
城市网络研究为理解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城市区域的形成机制提供了新的范式,系统剖析中国城市群的网络化发展模式成为深化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研究的核心议题。本书以长三角城市群为对象,从多重城际联系的视角以及竞争与合作的维度,揭示城际网络的多重异构特征;从属性、层级和网络之间的交互关系入手,探讨网络化发展的领域互嵌模式;并回应长三
本书以晋中市为例,构建了生态空间服务绩效与城镇用地扩张的交互关系分析框架,基于生态服务过程解析晋中市生态空间结构,定量评价生态空间服务绩效,揭示生态空间服务绩效时空演变趋势,明确城镇用地扩张及其与生态空间服务绩效交互关系的时空演变特征,探寻生态空间服务绩效和城镇用地扩张协同发展路径,为高效服务型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借鉴。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