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城乡协调”的视角切入,文献回顾并梳理出关于学界从探讨“城乡统筹”到“城乡一体化”再到“城乡融合“三个阶段的研究线索,提出了”城乡协调之二元分割”到“乡村振兴之二元融合”的逻辑命题。本研究认为:强调区域、城乡协调的基础是不能割裂地探讨城亦或是乡的发展问题,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两个命题在逻辑上是统一的整体。
本书通过梳理科技与城市的历史演进关系,指出科技是驱动城市发展的原动力,以乘数效应推动城市迭代升级。在比较国内外关于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书构建了科技城市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本书认为,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多要素的协同创新正逐步成为创新主流模式,持续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程。 本书重点构建了
土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载体。各国普遍把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明确提出,要按照“严守底线、调整结构、深化改革”的思路,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升效率。城市建设用地资源稀缺已经成为约束城市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而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又限制了建设用地的外部供给。另
由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主持的《中国都市化进程年度报告》是国内外独一份以中国都市化进程为观察与研究对象的年度报告,以“记录关键要素、再现本土经验、分析内在矛盾、阐释深层结构、创新发展理念、推动城市转型”为主旨,全景展示和重点解读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宏观进程和深层逻辑,深度梳理和理性阐释中国城市发展的主要矛盾与关键问题,
国家发改委发展规划司与云河都市研究院共同编制的“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通过汇集对中国城镇化问题的认识和吸纳国内外经验教训以及先进理念,摸索和开发既可以量化又可视化的城市化指标评价体系,为中国的城镇化和城市发展树立起了一套数字化标杆和参照系。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的数据每年进行更新,各年度报告书除了延续上一年度的部分指标分
中西部快速城镇化地区生态—环境—-经济耦合协同发展研究
本书以空间效应的视角,利用空间面板模型的估计方法,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理论、实证与对策等层面研究其产生的经济效应,在空间层面考察新型城镇化发展对破解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探索新型城镇化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规律及政策选择。
当今的乡村社会不再是国家悬浮之上的,而是国家融入其中的社会。这一过程取得了重大成就,也存在诸多经验教训。 本书立足现代过年整合视角,在观照传统中国底色的基础上,系统考察了土地改革、合作化、集体化、农村改革、新农村建设等20世纪以来的历次重大乡村改造,深入辨析了其中的体制、机制、成效、规律,进而探讨了当下中国乡村整合的
“特色小镇”实践始于浙江,因国家层面的高位推动,迅速演变为席卷全国的政策和实践。在国家层面,发展改革委员会、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原国家林业局)、农业农村部(原农业部)等多个部委都参与其中;地方层面,绝大部分省区市陆续出台了关于特色小镇的具体推进培育政策;社会层面,也得到各类企业和广大城乡居民的高度
本书分为综论篇、论坛篇、观察篇、专题篇、案例篇和附录篇六个部分,围绕中国城镇化发展的速度、规模、质量、特色和推进路线等,深入探讨了2017年中国城市的发展情况,展现出一年来中国城市发展的清晰脉络,是国内城市研究领域中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综合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