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地质灾害是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具有发生频次高、周期较稳定、灾损严重等特点。针对此类自然灾害的应对,一直是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每年都要面对的问题。本书通过回溯性研究,对非常具有典型性的发生在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的2019特大暴雨地质灾害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进行了全过程回顾,对其中的关键情景、应对措施进行了全方位梳理,并
本书全方位展示近年来中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清晰凝练气象防灾减灾理念发展和工作思路,集中展现气象防灾减灾业务技术发展成果,系统梳理气象灾害主要特征、监测预报、预警发布、风险防范、重点区域和行业气象防灾减灾以及组织责任、法规标准等体系建设进展及成效,深入挖掘气象部门主动融入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典型实践,坚持系统性、客观性
《中国气象灾害年鉴(2020)》是中国气象局主要业务产品之一。《中国气象灾害年鉴(2020)》共分为六章,首章重点描述和分析2019年重大气象灾害和异常气候事件;第二章按灾种分析年内对我国国民经济产生较大影响的干旱、暴雨洪涝、台风、冰雹与龙卷、沙尘暴、低温冷冻害和雪灾、雾和霾、雷电、高温热浪等发生的特点、重大事例,并对
本书共有9章。首先介绍了河北省地理概况,然后重点介绍了暴雨、干旱、大风、冰雹、雷电、台风、高温、低温冷冻、暴雪、大雾、龙卷及沙尘天气的特征及影响,对这些气象灾害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和区划评估。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河北省气象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及国家与河北省关于加强气象灾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近年来南京天气气候复杂多变,每年均出现天气,气象灾害时有发生且增多趋强。气象灾害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越来越大,气象灾害潜在威胁和风险不断加大。本书面向南京市及周边地区的群众和气象信息员,旨在介绍气象灾害出现的季节、提供气象灾害防御措施,以期提高地区气象灾害防御水平。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雷电电磁波的辐射、耦合及其屏蔽方法。本教材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较宽的专业覆盖面,注重应用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防雷装置试验理论与实践能力。全书共分为5章,第1章讲述了雷电放电特性与瞬态辐射传输理论;第2章讲述了电磁屏蔽概说;第3章讲述了孔洞和缝隙对屏蔽工作的影响;第4章讲述了接地理论;第5章讲述了不同屏蔽
《中国三千年旱灾实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卷(下)》是《中国三千年旱灾实录》第五卷,以年序辑集了1996—2015年中国干旱灾害事实。本书以旱灾为主线,在吸收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多方收集史料,跨越时间长,内容广泛齐全,考证认真严谨,分析全面深刻,是迄今为止很完整的关于旱灾的重要基础资料,该书可为我国抗旱减灾与可持续发展提供重
我们呼吸的空气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地球早的大气层里到底有什么?现在的大气又是怎么形成的呢?这本科普图画书由法国天体物理学家让·杜帕撰写,院士欧阳自远审定修正,讲述的是海洋的初形成过程。它用简单的文字、富有诗意和想象力的图画带领孩子们开启一趟时空之旅,寻找和我们自身相关的秘密。
我国夏季典型雨季持续性降水过程和高温灾害事件,是由非常复杂的多尺度系统相互作用形成的。本书围绕我国夏季典型雨季,包括华南前汛期、江淮梅雨期、华北暴雨季的持续性强降水过程,以及重大高温灾害事件的中期预报技术薄弱环节,系统分析了典型雨季强降水过程和高温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和致灾特点,研究了中期时空尺度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天气
东亚季风是盛行于东亚地区的冬、夏季风及其环流的统称。东亚季风区的范围覆盖了中国、日本、朝鲜半岛、蒙古、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中南半岛、琉球群岛、菲律宾群岛。《东亚季风年鉴2017》是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的核心业务产品之一,全书分为3章。第1章描述了2016/2017年东亚冬季气候及冬季风环流系统的特点;第2章介绍了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