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鉴是中国气象局主要业务产品之一。全书共分为6章,第1章重点描述和分析2022年重大气象灾害和异常气候事件;第2章按灾种分析年内对我国国民经济产生较大影响的干旱、暴雨洪涝、台风、冰雹与龙卷、沙尘暴、低温冷冻害和雪灾、雾和霾、雷电、高温热浪、酸雨、农业气象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病虫害等发生的特点、重大事例,并对其影响进行
本书以全球气候暖化趋势下喀斯特地区气象灾害频发、重发趋势严峻,但气象灾害对植被影响定量评估模型指标不完善的矛盾状况为研究背景,通过研发广西喀斯特地区植被生态气象灾害灾损定量监测评估、气象灾害防治分区技术和建立系统平台,实现了广西喀斯特地区植被生态气象灾害影响定量监测、评估和区划,提供了快速工具和重要技术支撑,提升了植被
《小猪佩奇极地探险:看北极光》讲述佩奇一家晚上去看北极光的场景,佩奇和乔治都非常喜爱五彩的极光。
本书介绍了暴雨、雷电、大风冰雹、雪灾、高温、干旱7类湖南主要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山洪灾害、城市内涝3类气象衍生灾害,结合长沙市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从灾害认识、灾害记忆、灾害预警和灾害防御等方面全方位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
近年来每逢雨季,城市内涝问题凸显,超过上百个城市年年内涝,城市“看海”成为城市规划建设的痛点问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城市排水防涝系统作为现代化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直接关系居民的基本生活和城市的健康发展。2021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城市内涝治理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内涝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到2035年总体消
本书探讨了如何管理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的洪水灾害风险的问题,例如台风、季风和暴雨,这些因素加剧了全球范围内前所未有的洪水、山体滑坡和泥石流。本书还提出了关于灾害、风险和恢复方面的最新概念和发展,并对联合国环境和发展政策以及灾害管理进行了概述。可持续性和具有弹性的发展需要综合性的方法和人类赋权。本书还简要介绍了当前河流和流
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的推动下,近年来鄱阳湖流域的气象水文变化以及频繁发生的干旱事件受到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本书侧重探讨全球变暖背景下干旱现象的常态化问题,结合当前鄱阳湖流域的气象水文特征,采用多源观测、统计学模型和数值仿真模拟等研究手段,系统揭示了鄱阳湖流域季节尺度干旱的发生规律。从大气环流异常、遥相关
我国山洪灾害点多面广、突发性强,严重危害山丘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近年来极端暴雨洪水事件和影响程度均呈增长趋势,加之山丘区生产、旅游等活动增加,山洪灾害防御形势愈加复杂严峻。防治山洪灾害是我国山丘区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掌握山洪灾害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山洪灾害防治区划,对于科学地分析山洪
全面、系统、定量研究了全球能量消费与地球表层生态热容量的关系,揭示了地球表层生态热容量的与非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循环能量消费量的关系,月球公转周期延长量与地球大气CO2浓度增量的近似线性正相关关系,物质资源的消费量增加了全球线性和隐性裸地面积,提高了地球将太阳能转化为低温废热的结论,不可再生能源能量消费以及太阳能转化的低
1922年8月2日,潮汕地区发生了严重的风灾,8级以上大风维持长达36小时,其中12级大风长达24小时,台风带走8万人命,沿海150公里堤防全部损毁,汕头市平均水深3米。灾后潮汕地方官府、乡绅精英动员整合当地社会内部力量,并吸纳海内外各地潮属资源,承担起筹办救灾与善后的重任,维持了当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延续。从中也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