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兼程创辉煌,气象为民志不移。《新中国气象事业70周年·甘肃卷》,总结了甘肃气象事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及宝贵经验。全书共分8章,分别是党和政府领导的亲切关怀、公共气象服务效益显著、现代气象业务再展新颜、气象科技创新能力增强、气象管理科学体系不断完善、气象开放与合作硕果累累、气象精神文明建设呈现新气象、基层台站旧貌换新
本书对安徽省气候变化基本事实及未来趋势、影响与对策和分市情况进行了评估,是安徽省首部系统性的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可供安徽省各级决策部门以及国内气象、农业、水资源、生态环境、经济与社会发展等领域的业务、科研及教学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以京津冀地区1961—2018年共180个气象站的地面观测资料为基础,利用数理统计、数值模拟及地理信息技术等方法,结合文献调研借鉴了新研究成果,并经过专家论证后完成。主要内容包括:(1)全面描述了京津冀地区的气候特征、气候灾害等;(2)针对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发展,重点分析了农业气候、旅游气候等;(3)对于政府关心的城
本书是一部深圳气象专业志。全书共分十章,第一至六章对深圳气象行业体制机制、机构人员、业务服务、科技创新等进行了记述,系统介绍了深圳气象事业发展的演变过程;第七至十章全面总结了深圳市气候变化特征和灾害性天气特点,梳理了历年影响深圳的重大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全书内容全面、资料可靠,具有较好的“资治、教化、存史”作用。本书能
《呼伦贝尔市高影响灾害性天气分析技术手册》前半部分介绍了呼伦贝尔市概况和呼伦贝尔市出现的主要气象灾害,系统描述了影响该城市的13个天气系统(包括短波槽、冷涡、低涡等10类天气尺度系统和副高、极涡、极地高压3类行星尺度系统)的发生、发展基本原理及典型配置;后半部分针对暴雨、暴雪、大风、寒潮、霜冻这5类对呼伦贝尔市影响较为
2018年,中国气象局确认陕西在西部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陕西气象现代化建设(2013-2019)》从“提升气象核心科技水平”“强化气象基础业务支撑能力”“增强气象防灾减灾服务能力”“政府主导推进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气象现代化助力重大灾害性天气服务”“开展面向‘一带一路’的气象服务”“助力生态文明与脱贫攻坚的气象保
《应用气候学实习》是在中国农业大学应用气候学教学实习实践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继承了原北京农业大学编写的《农业气候学实习指导》的核心内容,又收集和汇编了一些新的计算方法和技术,在传统的手动计算和Excel计算方式下,新增编程计算和可视化教学软件计算内容,是一本能够配套混合课程使用的包括文字、小程序、可视化软件的新形态教材
中国的孩子,就要读原汁原味的中国童书,翻开这套《小熊去哪儿》,带你漫游美丽中国。 欢乐的传统节日、古老的神话传说、伟大的四大发明、美丽的二十四节气,还有神奇高超的传统手工艺……快乐的小熊带你一一去体验,追溯文化根脉,寻找节日记忆,阅读有趣图画,认识传统习俗,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国历史,增强儿童的
本书从干旱区和半干旱区能量水分循环的研究背景、现状出发,介绍了陆气耦合数值模拟和非均匀下垫面上进行资料同化的方法。重点介绍利用各种常规、非常规观测资料来进行资料同化,将资料同化技术融入陆气耦合的数值模式中,充分考虑到耦合同化系统的复杂性和计算效率,对陆气耦合的同化系统进行评估和验证,揭示干旱/半干旱区不同下垫面水热交换
明天气候15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