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讲述:全世界在过去十年中经历了严重的极端天气现象,气候变化因此成为人人谈论的话题。这并不奇怪,因为气候变化对于大自然和人类文明具有全球性的决定性影响。但究竟什么是气候变化?哪些因素会影响气候?两位世界著名的气象学家以简明易懂的方式介绍了目前该领域的知识现状,如全球变暖的原因,温室气体浓度的上升,气温上升,气候敏
本书内容包括室外热舒适度适应模型建构方法、历史街区空间热舒适度适应模型建构实践、历史街区热舒适度改善提升的应用实践三大部分,总结老城历史街区街道空间的优化策略与模式,建立热舒适度动态评估体系,为未来城市历史街区更新改造提供新思路与新视角。
《多变量视角下洪旱灾害时变风险分析理论与方法》针对洪旱灾害风险管理的现实需求,深入研究干旱、洪水和干湿复合事件多变量时变风险分析理论与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包括:提出了考虑双重非一致性的极值事件频率计算方法,构造了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的暴露度和脆弱性指数,评估了流域洪旱灾害和复合事件的时变风险,绘制了0.1高分辨率风险
本书基于金沙江流域31个气象站点1960-2016年的降水及气温数据,对金沙江流域范围内的极端降水指数、极端气温指数空间分布特征、周期和突变特征进行了分析。首先,利用流域内气象站点降水和气温实测数据,计算了各站日极端降水阈值、日极端高温阈值、日极端低温阈值及典型站点的年极端降水日数、年极端高温日数、年极端低温日数,分析
本书以超标准洪水灾害实时动态评估技术研究与应用为题,主要内容包括五方面主要内容:一是介绍标准洪水灾害监测体系构建,获得及时准确的洪水特征空间分布信息及动态变化;二是介绍不同空间尺度的洪水灾害指标体系及评估方法,提出超标准洪水灾害评估理论;三多尺度多防洪工程措施运用情景下洪水灾害影响模拟模型构建;四是面向超标准洪水演变全
本书首先介绍了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的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和主要气象灾害概况,然后分别介绍了东胜区1978—2020年暴雨、干旱、大风、冰雹、高温、低温、雷电和雪灾共9种气象灾害的致灾因子特征、典型灾害过程,以及9种气象灾害致灾危险性评估及其针对人口、GDP和农作物的风险评估与区划的资料、技术方法、评估与区划成果等,
海岸风暴:过程与作用-高等院校海洋科学专业规划教材
本书收集了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信息系统概况、信息系统的定位、基本功能、各级用户的主要任务,以及信息系统在计划、执行、检查、处置和综合管理各功能模块使用方面的问题,采用问答的形式,给出简要解答,并总结出了各功能模块使用中的注意要点和关键知识点。
本书由中国气象局组织编写,围绕《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国务院三号文)的贯彻落实,首先从国务院三号文原文展开,然后回顾了中国气象局贯彻落实国务院三号文评估的中期成果和终期成就,接下来汇总了全国31个省(区、市)及6个计划单列市气象部门贯彻落实国务院三号文的评估报告,最后以附录的形式集中展示了2006
本书共分9章,第1章、第2章介绍了贵州省情与山地气候特征,第3章至第8章分别针对农田、森林、水体湿地、喀斯特石漠化、山地城市、山地旅游进行生态气象监测评估,第9章介绍了在高原地区进行生态修复的人工增雨方法、作业规范和增雨后的效果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