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统计方法和应用》是中国科学院大学为气候研究相关专业研究生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的教材,包含三部分内容。**部分基础知识:*先从动力学系统理论的新视角引入统计分析的意义,继而精练总结气候统计分析必需的基本概念和常用的显著性检验等知识。第二部分**方法:包括回归分析、气候趋势、气候场分析和时间序列的信号分解等。第三部分
本书选择了净零路径的八大问题:(1)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路径规划与机制选择;(2)正视困难与挑战;(3)抓住减排的关键电力系统;(4)碳市场及其应起的作用;(5)不同碳市场间的相互作用与如何避免漂绿;(6)企业与消费者的行为模式是否会轻易改变;(7)公正转型与跨境碳交易和CBAM;(8)大力支持绿色技术的研发及相关领域
从阿尔卑斯山白雪皑皑的冰川,到加勒比海上空翻滚的积雨云,再到北大西洋变幻莫测的洋流,本书带领我们穿越150年的历史,聚焦一个至关重大却鲜为人知的理念:地球拥有一套由各部分相互关联而成的全球气候系统,其状态每时每刻都在各个时空尺度上发生动态变化。这一理念构成了发现全球变暖与气候变化的基石,而该理念的孕育者,正是那些专注于
"近年来,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明显增多,造成的损失和负面影响不断加重,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本书从气候变化出发,讲述其对全人类的挑战,使企业产生的挑战与机遇,以及作为绿色变革的引擎。本教材可增强学生对于气候变化引发的多重问题的理解,使他们有意识、有能力参与企
本书以丰富的图文形式,生动展现了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和相关农谚,旨在提醒人们根据节气和气候的规律精心照料农业生产,以期获得丰收。二十四节气这一体系起源于黄河流域,用以指导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这本书以简明清晰的文字结合生动的手绘节气插图,将复杂的农事知识以通俗易懂的插图形式传达给读者,就像是在欣赏一幅生动的画作一样,不仅能让
为什么地球表面变暖的程度在不同的半球有所不同? 为什么尽管全球降雨总量增加,干旱地区的干旱却变得更加频繁? 为什么大气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会导致对流层温度上升而平流层温度下降? 真锅淑郎和布罗科利讲述了科学界是如何理解气候变化的人为原因的,以及气候模式如何对这些重要发现起到了重要作用。两位作者详细展示了大气科学家如何使
本书围绕重庆城市规划和重点工程建设中防灾减灾关键技术问题,开展复杂地形气象资料处理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重点工程建设气象保障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城市规划设计气象保障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多尺度数值模拟技术研究及应用和基于大数据的气候可行性论证系统等研发。在研究的基础上,先后在梁平湿地公园
为展现我国气象事业发展历程,弘扬气象文化,挖掘档案资源,宣传我国珍贵气象档案遗产,加强珍贵气象档案的管理与保护力度,中国气象局气象档案管编制了《中国珍贵气象档案(第一辑)》。本书主要收录了明清时期、民国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最有价值的珍贵气象档案,如1849年俄国东正教会建立“地磁气象台”的档案记录以及19世纪中叶保存较完
青海气象栉风沐雨、砥砺前行,走过了充满光荣和梦想的70年。70年里,青海气象事业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庆祝青海省气象局建局70周年,突出反映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青海气象走过的关辉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省气象局办公室牵头组织编印《青海气象事业70周年大事(1954—2024年)》,收录时间起自1954年10月
本书为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世界教育前沿论坛演讲嘉宾的发言合集。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最为紧迫和复杂的全球性危机,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摆在人类面前的头等大事。教育能够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什么?如何发挥教育的作用来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2023年12月2日,主题为“气候·教育·学习:力挽狂澜,由我做起”的第六届世界教育前沿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