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制度中的政府因素不容抹煞,其作用既有积极一面也有消极一面。面对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如何更好定位政府角色,修正政府作用,提升货币制度的绩效,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书将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试图构建一个将国家理论、寻租理论以及制度变迁理论融合一体的分析框架,从货币经济和实体经济两个层面衡量货币制度的绩效以及政府的收益,
本书的特点在于重点介绍金融体系的基本运作规律,而不是着重分析它的现行结构和规则,这一方法有助于学生理解不断变化的金融体系。全书以金融学“五大核心原则”贯穿始终:(1)时间具有价值;(2)风险需要补偿;(3)信息是决策的基础;(4)市场决定价格、配置资源;(5)稳定提高福利。在第3版中,全面反映了2007—2009年金融
货币既代表曾经的财富,又代表未来可能的财富。它不仅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更是与国家经济和全球经济紧密相连。本书以浅显易懂的方式,介绍了货币的诞生与衍变历史,阐述了相关金融市场结构、外汇市场、金融机构管理以及货币政策在经济中的巨大作用,这些内容既艰涩也有趣,值得金融爱好者一读。
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悲剧是货币战争,是世界经济治理的缺失,今天我们要预防的正是这些风险。当今世界经济是多元货币的舞台:美元独领风骚,却时有争议;欧元深陷困境,而生命力顽强;人民币潜力巨大,但正式成为国际货币仍需时日。 《货币的战争与和平》从历史的角度回顾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和浮动汇率制的演变历程,分析了当今主要货币美元
本书以国际货币政策博弈理论为主线,从协调的历史发展角度,探讨了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发展状况,通过构建多国博弈模型,以欧元区内部货币政策协调经验为例,对其进行检验,并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世界各国货币协调的现状以及趋势发展进行分析,通过讨论,试图得出一定的经验规律,以便为今后中国参与国际货币政策协调作指导。
2008年爆发的次贷危机深刻暴露出“新共识”货币政策理论框架存在的诸多缺陷和不足。危机之后经济学家从宏观经济学理论基础和货币政策实践等多个方面对当前主流货币政策理论进行了深入反思。本书试图在梳理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货币政策理论新变化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货币政策体系现状,考察新的理论发展和实践经验如何为完善中国货币政策体系
从严格的意义来讲,金融是经济的延伸或“衍生产品”,因为所有金融活动皆为各类经济服务,而且任何金融业的回报都离不开相应的实体经济。外汇实际上是相应国家或地区的“股票”。没有经济的发展,经济对金融的需求就会有限,难以持续发展起来;同样,没有传统金融业如债券、股票、外汇等业务的发展,基于债券、股票、外汇等传统金融业的各式各样
新货币政策框架下的利率传导机制
作者布恩斯坦是著名的金融史学家,本书内容是中央银行经济研究处1948年版的书的原内容。
低通胀国家的货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