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候现象,是大自然对人类的诉说,也是自然环境变化直观的体现。中国人通过观天象、察物候、知农事,总结出二十四节气及七十二候,形成了世界上延续时间长、为完整的物候记录。保护传承二十四节气非物质文化遗产,倡导公众参与观测记录本地物候,关注气候和生态环境,有助于提升其生态文明意识和科学素养,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贡献更多的中国力量
本书是重庆市气候中心近年来开展的气候监测预测技术工作的总结。本书共5章,内容涵盖了重庆气象灾害监测评估、重庆不同季节主要气候灾害诊断分析、国家级动力气候模式检验、重庆月和季气候客观预测技术及月内重要天气过程预测技术等。本书内容详实,方法具体,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对进一步开展和完善重庆气候监测预测业务工作有一定的借
本书针对目前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适应明显滞后于减缓的现状,全面论述了气候变化对我国自然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影响,阐述了适应气候变化的意义、内涵、机制与技术途径,分析了目前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存在的误区及原因,提出了科学有序适应气候变化的基本原则。在总结国内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领域、行业和地区适应气候变化的基本对策
本书以图为,图文并茂地讲述了传统图案里的中国节气故事。作者不是简单地整理分类,而是深入研究和阐述这些图案的典故和寓意,注重传统图案背后的民俗知识和文化内涵,生动描述其来历和传说故事,深入浅出,娓娓道来。虽寥寥数笔,但旁征博引,言简意赅,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都有新的突破,让读者不仅能获得审美愉悦,还能看到无限辽阔的精神境域
雷为什么会呈Z字形落下?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的不同;全球变暖后会有大寒流来袭;地球温室效应一直在加剧……很多人每天都做的事情之一应该是“确认天气预报”。从云的诞生方式到异常天气的谜团,本书是一部综合解说我们身边存在的“气象、天气”地理知识的科普读物。全书共分为六大部分:天气的基础知识;云、雨、雪的知识;四季与天气、
本书针对竞赛选手业务能力有限,大赛经验不足等实际问题,结合“全国气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实施方案”,联系参赛选手的竞赛经验,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图文并茂地为竞赛选手提供有价值的学习和参考。手册包含应急气象观测、装备技术保障、监测预警服务三大部分。
本书通过多年的气象观测数据真实反映了商洛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的半湿润山地气候特点,将商洛与国内30个有一定代表性的城市的人体舒适度气象指数、温湿指数和寒冷指数对比分析,反映了商洛气候旅游和康养资源优势。同时编者还选用商洛森林覆盖率、城区绿化覆盖率、断面监测水质达标率、空气中的负氧离子数、空气优良天数和4A级国家
本手册针对年轻竞赛选手业务能力有限,大赛经验不足等实际问题,结合《全国气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实施方案》,联系参赛选手的竞赛经验,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图文并茂地为竞赛选手提供有价值的学习和参考。手册包含应急气象观测、装备技术保障、监测预警服务三大部分。手册详细分类汇总了历年竞赛的知识点和比赛误区,内容由浅入深,知识结构合理
“一带一路”应对气候变化系列研究.拉美地区及太平洋小岛屿篇
认识气候变暖背景下我国南方旱涝灾害的变化规律和机理既是科学问题,也对防灾减灾意义重大。本书围绕该科学问题,揭示了气候变暖背景下我国南方旱涝灾害时空特征和变化的新事实和新规律,分析了亚洲季风系统格局和水汽循环的变化与南方旱涝的关联,阐明了多因子协同影响南方旱涝的机理,构建了多因子优化组合配置的预测方法和预测策略。全书共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