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浆岩与变质岩简明教程(第二版·富媒体)
本书在总结北斗系统运行维护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北斗三号系统星地一体化运行特点,以服务为核心,融合系统内外多维多源数据,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手段,提出了北斗三号系统智能运行维护体系、要素和方法,解决了系统数据信息联通、融合、挖掘和应用问题,开展了系统实时在线评估、快速故障诊断定位、故障预测与预警、辅助决策支
本书从科普的概念和农村气象科普的现状出发,详细叙述了农村气象科普的策划、组织与实施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并结合具体案例,对农村气象科普方案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农村气象科普工作的发展建议。本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理论知识,读者可拓宽知识面、增强认识、提高理论水平;通过实践指导,读者可掌握农村气象科普活动策划和实施的全流程要素
本书适用于广大小学生
本书系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国水电关键技术丛书》之一,是作者近20年水电工程地质信息化探索和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经院士专家鉴定,专著成果在地质工程勘察方面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全书共8章,在分析水电工程地质生产信息化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水电工程地质信息一体化的内涵及发展趋势、生产特点及数据流转特征、信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认识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培养孩子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推出了这套《探索发现大百科》系列图书。本套书共分三册,从孩子最感兴趣的古代遗址、海洋世界、太阳系三个方面进行讲述,书中精美的图片呈现出波澜壮阔的场景,让孩子仿佛身临其境。有时候,让一个孩子从普通人到探索家、科学家,只差
2003年以来,中国已先后在东太平洋海隆的热液活动区进行了5次海上调查,并开展了海底热液地质研究工作。基于此,本书将东太平洋海隆作为地球系统的窗口,从分析热液硫化物和玄武岩的矿物、元素和同位素组成,提出海底热液活动、冷泉及天然气水合物的同源异汇假说,揭示蚀变玄武岩中矿物的化学组成变化,阐述海底热液活动对水体和沉积环境的
本书记述了郭增建等地震科学的开拓者,于1958年在甘肃、宁夏对1920年海原大地震、1739年贺兰山大地震进行科学考察的过程及成果。全稿主要由5部分组成:第一部分——1958年地震预报科学考察纪实,第二部分——考察报告,第三部分——1958年前郭增建对地震预报研究的档案手稿,第四部分——存档的海原大地震珍稀照片,第五部
地震资料解释基础
关于外星人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外星生命,长期以来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乐观主义者认为宇宙中“存在着无数个跟我们一样或不一样的世界”;而悲观主义者确信不存在其他的世界,更确信不存在另外一个跟地球一样的世界。随着观测技术的发展,科学家对系外行星的了解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刻。今天,他们有了更好的理论、工具和技术来探索外星生命这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