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山地暴雨的特征与机理》全面、系统阐述了中国西南山地突发性暴雨特征与机理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内容包括西南山地突发性暴雨的统计特征、中尺度对流系统与西南山地突发性暴雨、西南山地突发性暴雨过程中的地形与多尺度系统作用、地形重力波影响西南山地突发性暴雨的物理机制、低空急流与西南山地突发性暴雨、地形强降水研究的总结与展望等
本书得到宁波市“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2019B10025)资助,书中内容为宁波市气象服务中心、宁波市气象台多年港航气象服务工作的总结。全书共分为8章,第1章简述了港口气象服务的国内外现状,宁波舟山港高影响天气及精细化气象服务需求。第2章介绍了气象、港口、海事等部门的观测数据以及观测、管制、生产等数据的融合应用技
本书主要介绍大气动力学的基础理论、方法及有关新进展,是作者在数十年从事相关教学与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总结、编写而成。本书是在2010年第一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增加了第5.3节有关位势涡度的部分内容以及第12章中尺度大气动力学内容。本书特别注重气象与数学、物理学和流体力学的有机结合,力求深入浅出,简明扼要,通俗易懂,便于自学
本书为一套。本书按照春夏秋冬分为四册,每册以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顺序为索引,以成熟采收时间、动植物种属、药效等方式分类,介绍了百余种传统中药的形态、名称来源、药效、采摘方式等相关知识,穿插二十四节气的气候特征及传统习俗,向孩子们普及我国传统文化知识。设置中药小讲堂、中药小郎中等栏目,增加本书的趣味性和可操作性,并为所涉及
本书是作者在《新闻晨报》“物候日志”专栏连载的“节气香事”系列文章基础上增补修改集结而成,是关于中华传统岁时节序用香文化的归纳与整理,共24篇。每篇以一个节气与其相对应的用香方式作为内容,从物候、地理、人文、香品、典籍记载、熏香缘由等各个角度来记录、整理香文化与中国传统节气的关系,并配有精美图片,言简意赅。
本书主要记录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气象保障服务团队的工作情况和工作感想。系统介绍了在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不同阶段,直接围绕冬奥赛事提供气象保障的气象服务团队的工作机制及服务效果。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主要介绍团队组成及具体工作情况,下篇收录了百余篇团队成员工作感想。本书为冬奥气象保障服务团队工作全程纪实,对于积
针对自然界大气性质、大气光象、大气环流、气候演变、气象观测和天气预报等与气象有关的方方面面,作者进行了严谨而又活泼、系统又深入浅出的阐述。
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颁布的《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以及《2019-2023年全国气象部门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的要求,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组织开发并形成一批气象部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教学案例,完成了《气象干部教育培训系列教材——气象干部培训教学案例集(第二辑)》的统编工作。
《青海省天气预报技术培训教程》紧扣青海省天气预报工作实际,系统梳理了天气预报业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方法。本书在全面介绍高原地区天气分析、高原气象要素预报思路及青海省天气特征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青海暴雨、暴雪、冰雹、沙尘暴、大风、寒潮等灾害性天气形成机理及预报思路,并结合典型灾害性天气个例分析,论述了雷达、卫星等多元实况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