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探索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了,从古代开始,我们的祖先就开始使用天文台去探索宇宙。你知道古代天文台是什么样的吗?知道人类如何使用天文台吗?天文台都有哪些种类?天文台上装着什么类型的望远镜?通过这些望远镜都能观测到什么?打开本书,让我们一起去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什么是大爆炸?宇宙一直都在膨胀吗?宇宙究竟有多大?我们的宇宙是唯一的吗?宇宙是一个神奇的存在。自古以来,人类始终痴迷于认识宇宙。从行星到恒星,从太阳系到银河系再到河外星系,面对宇宙中发生过的,正在发生的,即将发生的一切,请跟随本书的脚步,从地球出发,穿越银河系,直到未知的广袤空间,开启探索宇宙奥秘之旅。
系外行星是太阳系外行星的简称,泛指在太阳系以外的行星。从1992年人类首次确认系外行星的存在,天文学家一直致力于发现更多的系外行星。你知道系外行星是怎么被发现的吗?知道直到现在已经发现了多少颗系外行星吗?知道系外行星离我们有多远吗?系外行星上有生命吗?天文学家怎么去探测系外行星上是否有生命呢?打开本书,跟天文学家一起去
本书以通江湖泊湿地生态-水文过程的耦合研究为核心,在系统分析近30年鄱阳湖水文情势的变化规律、鄱阳湖典型洲滩湿地植被时空格局变化过程的基础上,定量识别鄱阳湖湿地空间格局变化的水文响应机制。本研究可为生态水文的耦合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的支撑,同时对于支撑长江经济带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实施以及保障长江中游区域
本书以粗糙结构面剪切试验与模型研究为研究内容,涉及岩石结构面粗糙度参数的研究、结构面剪切强度的研究、结构面剪切刚度的研究、结构面剪切变形的研究。揭示了结构面剪切性质与形貌粗糙度之间的关系,阐明了剪切物理过程。
为推动国际海底地理实体命名工作,中国大洋协会办公室分别在2016年和2018年组织编写出版了《中国大洋海底地理实体名(2016)》和《中国大洋海底地理实体名(2017)》(以下简称《名录(2017)》),是目前我国非常齐全的深海海底地理实体名录,填补了我国在国际海域海底命名工作的空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名录(2017
本书是“阳光姐姐科普小书房”的延续产品。在这一册里,小读者们将跟随阳光姐姐以及“阳光家族”的成员们一起去探索神秘的海洋世界。浅海生物的乐园——大陆架,动物的洄游,深海中到底有什么,茂盛的海藻森林……更多有趣的知识在等着你,还犹豫什么呢,一起出发吧!
本书为“中国学术思想史”丛书中的一本,研究中国古代天学的发展。作者在定义“天学”一词的基础上,说明了古代天学的意义,探讨了天学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关系,并分别对古代天学机构与天学家、天象观测、历法、颁历授时、宇宙理论、域外天学对古代天学的影响等做了深入的研究。本书立足于古代典籍文献的同时,运用现代科学方法,资料丰富,论
《测量学(学科基础课适用第4版)》共分11章,系统介绍了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坐标测量、测量误差的基本理论、小区域控制测量、地形图的基础知识及测绘、地形图的应用、建筑工程测量、线路工程测量。《测量学(学科基础课适用第4版)》在讲解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的基础上,重点引入了代表当今测绘学科发展水平
本书共分10章,包括地磁场减弱之谜、地磁场两极会翻转吗、风的动力之谜、台风、龙卷风、热岛现象、雾与霾、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山融化。本书对了解世界各国如何遏制今天气候的变暖,或破解全球变暖应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