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暴雨洪涝监测技术》主要介绍城市洪涝立体监测技术及应用。全书共分6章,第1章介绍了各项关键技术的国内外研究与发展现状;第2章介绍了GNSS水汽含量监测技术;第3章介绍了基于PERSIANN和GPM卫星降雨估算及其对台风的监测结果;第4章结合滁州双偏振雷达降雨观测结果,介绍了双偏振多普勒雷达降雨估算技术;第5章结合布
本书是一本自然观察笔记,作者用明白晓畅、简约凝练的语言记录了每一个节气到来时大自然及人们生活的变化,引领快节奏生活中的读者感受节气的美丽和迷人,体悟顺应天时的慢生活的妙处,行文饱含对自然、对土地的深情,整本书读来亲切生动、清新雅致。本书是一本节气之书、美学之书,更是一本讲述中国传统智慧的文化之书。
本书针对青海省较为频发的干旱、雪灾、山洪三种重大气象灾害,结合多源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和智能网格预报技术,分别描述了格点化监测、评估和预警的技术方法及验证结果。干旱方面,对青海省进行了地理分区,发展了高寒草地和东部农业区可见光一近红外遥感干旱监测技术,制定了旱情分析评价方法,通过基于多源数据的青海省农田与草地作物需水量估算
本书从气温、降水、云雾、风等气象要素入手,介绍了黄山独有的山地气候特征,以及云海、日出、晚霞、彩虹、宝光、冰雪、黄山气象站等自然和人文气象景观,最后从负氧离子、夏季避暑、偏长的春秋季、茂密的植被和丰富的水资源等方面,介绍了黄山得天独厚、利于康养的优越气候环境。
本书共分5章,分别从大气圈(气温、降水、极端气候事件指数、天气现象)、冰冻圈(冰川、积雪、冻土)、陆面生态(地表温度、湖泊、植被、生态气候)和气象灾害及其影响方面揭示了20世纪中叶以来西藏自治区气候变化的科学事实,可为政府有效制定气候变化政策、提升气候变化业务能力、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宣传提供科学依据。
本书以我国实际的气象探空业务为主线,紧密联系气象技术装备保障工作实际,总结了高空气象技术装备保障工作经验,具体介绍了目前我国普遍使用的L波段探空雷达系统的组成、基本原理、雷达各分系统及功能检查、常规维护和定标方法、常见故障维修方法及故障原因分析、应急故障维修与案例、主要集成电路功能及电路板参数测试、雷达附属设备的工作原
本书通过对大量科学研究结果的引用和概括,介绍了过去11000年内北极气候的历史,重点描述了20世纪下半叶之后的北极气候及其主要驱动因素,内容涵盖了大气环流、气候区划、辐射与能量收支、气温、云、湿度、霾等;此外还对未来北极气候变化的情景进行了展望。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以画册的形式,辑集《新中国气象事业70周年·云南卷》。画册选录了70年来云南气象事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瞬间,收录了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气象服务、气象业务、气象科技、气象管理的发展以及党建文明等方面的图片和内容,真实记录了70年来云南气象事业的发展足迹,展示了云南气象人的奋斗精神。
本书以问答的形式,通过对150个关键问题进行阐释,回溯全球气候治理的变迁,诠释“双碳”的缘起和由来,分析主要经济体在实现碳达峰时的特征以及承诺碳中和的主要路径,跟踪国内“双碳”工作部署的进展,梳理国内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的脉络,解码我国迈向碳达峰碳中和的转型路径和对策方案,以期为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读者了解“双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