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精读,学习内容包括学习目标、生词、难句解析、课后问答、填空、判断正误等;第二部分为泛读,学习内容包括难句解析和问答。内容主要涉及动物表型变异、猪基因组选育、人工授精、猪繁殖未来挑战、动物遗传与福利、种用动物生产、动物营养需求与饲养标准、饲料组分、饲料配方、营养成分消化与吸收、微量元素动力学、
《青藏高原草地植被群系图(1:500000)》刻画了青藏高原草地植被类型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包括65个自然和半自然群系类型,分属于15个植被亚型、8个植被型、2个植被型组。本图是在近4万个植物群落调査样点及生境信息的数据基础上,结合多源遥感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基于多元顶极理论绘制而成。本图不仅为解析青藏高原草地植被空间分
本书是一本反映我国草业生产情况的统计资料工具书。本书内容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2023年草业发展概况;第二部分为饲草种子生产统计;第三部分为饲草生产统计,包括饲草种植情况、多年生饲草生产情况、一年生饲草生产情况、商品草生产情况;第四部分为农闲田利用统计,包括农闲田面积情况、农闲田种植情况;第五部分为草产品加工企业生产
本书从现代畜牧养殖的实际需求出发,首先对现代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我国现代畜牧业的发展趋势、畜牧养殖动物疾病病因及防控措施等进行研究。然后重点对生猪、奶牛、肉牛、肉羊、鸡等典型畜禽的养殖及疾病防治技术进行了详尽细致地论述。
本书稿分为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第一,由于生态保护红线涉及的范围广、类型复杂,红线区的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如何重构关注不足,表现在缺乏基于牧民视角,对生态保护红线区主导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认知,以及受偿意愿的研究,通过该研究测算了生态保护红线内草原主导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补什么)、确定了补偿标准(补多少);第二,生态保护红线
本书是由近70位中国草原科学家和蒙古国草原科学家联合编写完成的。本书将蒙古高原作为完整的地理单元,整合探究蒙古高原草原的变化和发展,系统梳理过去60多年蒙古高原草原研究的进展。内容全面覆盖蒙古高原草原研究的主要领域,包括草原气候、土壤、动植物区系、草原植被类型与地理分布、草原资源、饲用植物资源评价及利用、草原退化与草原
中国、蒙古国和俄罗斯是全球草地资源大国,在草地资源可持续管理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本书通过6个章节,详细介绍了三国草地资源概况及其管理实践。第1章介绍草地资源可持续管理的理论基础;第2章概述中、蒙、俄三国草地资源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及草地资源分布的情况;第3~5章深入分析三国草地资源的组成特点及在草地恢复、生态保护、可持
本书内容主要是三个部分,每个部分作为独立的一本书;是作者基于25年饲料行业质量管理和体系建设的体系和工作实践的总结;通过上篇《看见质量》让大家从产品和体系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对质量的理解,看见以前忽略的质量隐患;中篇《质量排序》是承接第一本书看见的质量,如何界定质量问题背后的根本原因,并就造成质量问题的因素进行排序,书中最
本书内容包括3个部分,分10章进行阐述。第一部分(第1章)为高寒草地概述,重点阐述高寒草地及其特征。第二部分(第2~9章)为研究地概况和试验方法及扰动对高寒草地的影响,重点阐述干扰、施肥、降水变化、积雪变化、温度升高对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不同退化演替阶段高寒草地特征、高寒草地灌丛化。第三部分(第10章)为高寒草地管
本书编写以理论深厚、方法科学、精通行业、解决问题为目的,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重在实用为重点,重点阐述动物营养、配合饲料生产加工及配方设计中的基础理论和最新应用技术成果,科学论述动物营养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以及饲料加工的先进工艺和技术,强化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体现工学结合的教育特色,突出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内容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