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艺术家手制书的学术性的、文献参考性的、历史观点性的文章;2.关于现当代书籍艺术的研究、探索、报告性的、评论性的文章;3.记录艺术家以及他们的工作室、手工书籍工作坊、关注艺术家手制书的书店/独立书店、图书馆/个人收藏手制书的一系列图文结合的文章;4.艺术家、策展人、收藏家等的访谈与介绍;5.艺术书与展览活动的回
作者徐建融,上海大学教授,上海市十五规划文学、艺术、新闻学科评审委员,《辞海》(2009年版)美术学科主编。本书十讲包括:一、超越大限——《伏羲女蜗图》论;二、云冈石窟叙录;三、幻想的太阳——龟兹壁画论;四、维摩诘与魏晋风度;五、“六法”的本义和演义;六、从“曹衣出水”到“吴带当风”——民族绘画格式的确立;七、张彦远《
作者徐建融,上海大学教授,上海市十五规划文学、艺术、新闻学科评审委员,《辞海》(2009年版)美术学科主编。本书所讲美术史学,主要是围绕”实践美术史学“展开。作者所谓实践美术史学,是从张彦远、郭熙到董其昌、石涛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一个非学院的传统学派。实践美术史学是传统教育的一个优良传统,其研究目的不是为历史而美术,也
作者徐建融,上海大学教授,上海市十五规划文学、艺术、新闻学科评审委员,《辞海》(2009年版)美术学科主编。国学和西学是人类文明创造的两大高峰,它们有相通的地方,但在根本的性质方面却有着重大的相异。不能认识到这一点,就不可能真正地认识到什么是传统。从事艺术活动,坚守国学的立场,油画可以成为传统;偏离国学的立场,中国画也
本书是中国美术学院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汇编,集中了美院各研究机构为回应国家和本省需求、推动学科发展,开展的跨学科整合的综合性、前沿性研究。本书梳理了这些阶段性学术成果,主要收录2019—2022年的学术著作,借此对近几年学术发展之路中的得失进行回顾。这些研究坚持原创性与前瞻性互补,坚守服务国家战略与自主特色研究结合,包含
《走向现代:西方艺术1789—1914》这部综合性巨著以开放的国际视角回顾了长达一个多世纪(1789—1914)的艺术创作。它没有完全按照传统的“绘画/雕塑/建筑/装饰艺术/摄影”归类和“流派”划分,而是采用了一种更广博的跨学科式研究方法。事实上,19世纪是理论思考的发展时期,也是艺术、艺术品和文化遗产真正大众化的开端
《2024年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影像北京”全市美术书法摄影大赛优秀作品集》是一部画册。以“歌颂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为主题,开展“影像北京”全市美术书法大赛及第十届“影像北京”美术书法摄影展系列活动,通过征集、评选,筛选出近200幅优秀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并精心编辑成册。作品主题鲜明、题材丰富,有讴歌逆行者、劳动者的主
谭平,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今日美术馆以及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德国、美国、丹麦等地的多家美术馆、博物馆收藏。本画册为艺术家谭平先生从艺以来的阶段性总结,汇聚了其从事艺术创作以来的代表作,主要包括素描、速写、版画、油画等近百件精品力作。这些作品展现出他不断探索和创新的历程,同时也是对他的艺术成果的
广州美术学院附中是新中国创办较早的全国八大美术学院附中之一,是华南地区艺术家成长的摇篮。2024年是广州美术学院附中70周年校庆,为了展示附中的浓厚历史底蕴和丰硕的教学成果,本书选取广州美术学院附中建校70年的经典作品集结成册,内容包括历届教师的经典作品和学生的优秀作品,作品手法多样,题材丰富,既有传统的素描、色彩练习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宗教艺术遗产调查与数字化保存整理研究的成果之一。全书从宏观着眼,微观入手,对佛教艺术遗产进行总论与专论相结合的研究。作者通过人类学田野考察的方式,走访了东起台湾广东、西迄西藏阿里、北达内蒙古新疆、南至云南四川的许多佛教艺术圣地,到南亚、东亚、东南亚和欧美考察佛教艺术留下的印迹,拜访求教于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