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共分5编:第一编为概述,包括第一章至第五章内容。第一章为泡桐的起源、演化与分布,第二章为泡桐的分类及栽培区域,第三章为泡桐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第四章为泡桐的价值,第五章为泡桐文化;第二编为基础理论研究,包括第六章至第十二章内容。第六章为泡桐的基因组,第七章为泡桐的蛋白质组,第八章为泡桐的表观组,第九章为泡桐的代谢
杭州云栖竹径的古木树 种和数量在杭州建成区内首 屈一指,是古树名木集中保 护区。云栖竹径共有古树名 木120株,其中一级古树9 株,名木2株;二级古树19 株,三级古树90株,涵盖枫 香、苦槠等17个树种。 2023年2月,云栖竹径枫香 古树文化公园被评为浙江省 第一批古树名木文化公园。 编者是从
《林学专业综合实践教 程》是林学专业综合实习的 指导性教材,主要供林学专 业本专科生及部分研究生使 用。其内容深度融合并系统 设计了林学专业核心知识与 技能体系,把林业遥感、数 字林业技术、森林计测学等 课程的基础理论与技术,应 用于林业资源调查统计,在 此之上开展森林区划、资源 调查、经营方案设计及育苗 与培育措施设
本教材包括概论、重点 应用、建设内容、实施管理 共4编22章。第1编为智慧 林业概论,在深入分析智慧 林业提出的背景意义和学科 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智慧 林业的概念、建设内容和理 论基础。第2编为智慧林业 的重点应用,介绍了云计算 、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 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 息技术在中国林
本书以云南松苗木为研究对象,基于3×3回归试验设计进行氮磷根系追施和底肥配施试验,研究云南松苗木生长对氮磷配施的响应规律及其调控机理。通过对云南松苗木萌条数量及其生长量的测定,分析云南松苗木萌蘖能力对氮磷添加的响应;通过对生长量、生物量、根系构型等表型性状的测定,揭示云南松苗木萌蘖响应氮磷添加的形态建成;通过对养分含量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油茶常见病害,特别是油茶炭疽病和根腐病的生物学特性、病害诊断及病原菌鉴定方法、生态调控技术以及生物与化学防治措施。本书共分为10章,概述了油茶病害的基本概念与发生情况,详细探讨了油茶炭疽病和根腐病的病原、症状、发病条件,强调了生物防治及生态调控技术在病害防控中的作用,并解析了相关的生理生化及分子机制
实木板材表面特征与物理性能直接影响板材利用与产品质量,本书以实木板材表面特征与物理性能检测为对象,以图像处理与光谱分析为检测手段,应用模式识别领域的新技术与新方法对实木板材开展检测与分析等。本书内容整合了作者的科研成果,系统介绍了线性分类器、聚类算法、主成分分析法、遗传算法、粒子群优化算法、支持向量机、压缩感知、神经网
蒙古栎(Quercusmongolica)又称柞树,隶属壳斗科栎属,集材用、饲用、药用、食用和绿化等多种用途于一身,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本书重点介绍了分布在我国境内的蒙古栎种质资源、开花结实规律、主要经济性状的种内变异、良种选育、育苗技术、立地分类、次生林经营、柞蚕饲养林培育、病虫害防治和耐盐碱性等理论与技术。
2014年,在财政部和生态环境部2012年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项——贵州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项目的支持下,保护区管理局开始系统推进区内生物多样性监测工作。本书即为该项工作的研究成果。通过项目实施,赤水桫椤保护区基本建立了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进一步摸清了区内生物多样性现状,发现保护区植物新纪录1种——西
本书以在我国具有悠久栽培与利用历史的香樟为研究对象,共6章。第一章简述了香樟的生物学特性、栽培创新、化学成分、提取物及其成分活性的研究进展;第二章介绍了香樟的基因组,并对MADS-box、WRKY、BHLH、NAC等重要基因家族进行了分析;第三章介绍了香樟的种质资源,以及‘南安1号’良种的选育情况;第四章介绍了立地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