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为世界反法西斯胜利80周年,南京大学拉贝日记与和平城市团队计划出版一套绘本,丛书名《1937,那些人》,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南京大屠杀期间,帮助中国人的那些外国人。约翰·拉贝于1882年11月23日出生,1908年8月18日到达中国,先后在德国西门子驻北京分公司、南京分公司工作。1937年11月,发起并成立南
2025年为世界反法西斯胜利80周年,南京大学拉贝日记与和平城市团队计划出版一套绘本,丛书名《1937,那些人》,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南京大屠杀期间,帮助中国人的那些外国人。伯恩哈尔·阿尔普·辛德贝格,丹麦人,1911年生,终身未婚。辛德贝格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亲历者,也是当时在南京保护中国难民的国际友人之一。193
英国军事历史学家和军事思想家B.H.利德尔·哈特与克劳塞维茨并称西方战略思想史上的现代战略大师,一生著述颇丰。这部短小精悍的传记围绕古罗马统帅、政治家普布利乌斯·科尔内利乌斯·西庇阿·阿非利加努斯的战略、战术和品格,详述了这位伟人生命中重要的政治和军事事件,重新评估了他的历史重要性,也探讨了罗马精神的深刻内涵。哈特深信
卡夫卡自1910年开始写日记,到1923年为止,这也是他一生中创作最丰沛的时期。相较于他的小说,他在日记中表现得更为坦诚、自由,让我们得以一窥他独特、丰富的内心世界。本书收录了卡夫卡写于1914年至1923年的日记,以及1911年、1912年间的旅行日记。在这一时期,他记录了与菲莉丝之间情感关系的变化、一生中最炙热的一
本书作者是前香奈儿全球CEO莫琳·希凯,她以非凡的职业转型和个人成长经历为核心,讲述了一个从文学专业背景出发,最终站在全球商业巅峰的不平凡故事。 在这个被无数标签和刻板印象包围的世界,莫琳·希凯以亲身经历挑战了外界对个人潜能与成功的既有认知。她不仅勇敢地挣脱了传统职业路径的束缚,更激励了每位
作为世界级艺术史研究大家,福西永为普通读者写下了这部关于葛饰北斋的评传。它既介绍了北斋的生平,也对北斋的作品进行了深入研究,而这是本书的重点。本书夹叙夹议,深入浅出,无论是从作者的角度,还是从书写对象的角度来看,本书都可以被称为“大师小书”。此书,本书还搭配了大量罕见的北斋画作。包括导言、北斋的经历(出身、北斋的探索、
本书以英国著名蒙古学家查尔斯·鲍登(CharlesBawden)的蒙古学研究为研究对象,按照鲍登的个人学术发展轨迹追溯其蒙古学研究历程,总结他在蒙古学研究各领域的重要成就,评析他对世界蒙古学研究做出的卓越贡献。本书阐述了选题缘由、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并且对查尔斯·鲍登的生平进行了概述。本书从多方面、多角度呈现查尔斯·鲍
本书为成中英教授的学术自传,也是其悠长岁月的积淀。作者把自己的人生分成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也是他实际经历的生活与学习写照:从童年时代在大陆乡居,到青年时代到台湾地区求学,再到进一步走向海外深造、教学。与之相应,全书共分六大部分:第一部分乡里—我的少年时代(1935—1949)、第二部分海岛—我的青年时代(1950-19
本书为德国医生保罗·阿思密的后人根据阿思密在中国期间拍摄的照片资料和报告、日记等文字材料整理、编写而成。 保罗·阿思密于1900年首次来到中国,并进行了一次从北到南穿越中国的旅行。1906年他又来到中国,乘船逆行长江到达重庆,开办了重庆第一家德国现代医院大德普西医院。后来与中国女子结婚,彻底
巴尔扎克是世界上读者最多的作家之一。《巴尔扎克研究文集》主要着眼于近两百年来世界范围内的巴尔扎克专业学术研究,根据中国巴尔扎克研究的情况,选择了各个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论文,以及较新的、尚未有中文译文的论文。这些论文来自法国、德国、瑞士、英国、美国、苏联、日本等,出自巴尔贝里斯、普鲁斯特、布托尔、茨威格、费定等著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