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集中在“仁”“礼”和“中庸”这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联系的范畴,即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其中,“仁”是《论语》的思想核心。自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论语》便被尊为“五经之輨辖,六艺之喉衿”。本书是明代万历年间大学士张居正给万历皇帝讲解《四书》的讲章,经修改后
本稿为“中华经典通识”系列丛书一种,本书围绕《孟子》及孟子思想,从成书的时代背景、图书的内容、孟子思想的精要、《孟子》一书对中国社会影响等方面展开,讨论孟子其人、其书及今天阅读的价值意义。 本稿分七部分: 一困吝存志——流亡者与一部伟大的经典 赵岐《孟子章句》 写本时代的《孟子》 刊本时代的《孟子》 出土文
道家哲学是人生境界之学。本书以生命、生存、生活的境界提升为主线,对《老子》《庄子》《列子》等道家经典蕴含的人生哲学智慧进行系统化阐释。其中,道家的太极思维及“无A之A”的反思方式,给我们提供了开启道家哲学大门的钥匙;杨朱的轻物重生的价值观,奠定了道家人生哲学的基石;老子的自否定的生活辩证法,给我们提供了通过反思和批判使
本书对法语世界的孔子形象“注视者”对孔子文化的接受状况进行了历时性研究,在此基础上总结法语世界孔子形象形成的背后原因和影响因素。本书的研究对主要法语国家的孔子文化研究资料进行了全面系统梳理,以多元视角对法语世界的孔子形象进行历史考察和现实定位,既丰富了“孔子的海外形象”研究,同时全面系统整理了儒家文化在法语世界的影响和
“阅古通今典藏丛书”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推出的、旨在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重量级古籍整理丛书,精选极具文献价值、文物价值、艺术价值的古籍善本,以影印形式展现古籍原貌。具体书目如下:1.《笔史》2.《墨史》3.《纸谱》4.《砚史》5.《琴史》6.《棋经》7.《书品》8.《古画品录》9.《茶经》10.《毛诗》11.《尚书》1
本书由三册组成,分别是《先秦易学史》《两汉易学史》和《宋元明易学史》。
《漫画讲透老子》通过生动有趣的漫画和引人入胜的故事,将老子的深奥的道家哲学思想转化为易于理解的内容,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给年轻一代,引导读者探索道家哲学的精髓。同时,书中讲述了老子从小到大广为人知的故事,老子的生平轶事巧妙地与老子的思想结合起来,呈现了这位思想家生平给他思想上带来的转变。通过这样的呈现,让这位古代智者的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周代是中国思想史的奠基时代。借用德国哲学家亚斯贝尔斯的用语,这是一个诞生了许多辉煌思想的“轴心文明”时代。周代思想界的重要特征,是以“人本”取代了殷商以前思想界的“神本”,以“人道”取代殷商以前热衷的“神道”,带来了人对自身本性、作用、地位的全面自觉,呈现出智慧、理性对神学蒙昧的“袪弊”
本书在辑录整理的三百八十部广西儒学文献基础上,遵从文献到思想、再到影响的逻辑顺序,整体论述与个案研究相结合,从崇实黜虚、重人伦教化、求其至是这一广西文化特征入手,全面论述广西儒学文献的著述体系、版本刊刻、存佚收藏及其整理问题。从广西儒学文献学术思想、儒学在广西的发展、儒学对广西文化的影响三个角度,论述广西儒学文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