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中,作者对近50种古籍进行了深中肯綮的评点,其中既有《论语》《老子》《墨子》等先秦经典,又有《三国演义》《西游记》《儒林外史》等通俗读物,还有茶经、酒诫、骗书等普通读者不大想到去读的书。作者观察犀利深刻,文笔精练晓畅,且不乏诙谐幽默,在评介古典著作的同时,对今人如何误解、盲信、歪曲、利用传统文化进行了有趣又严肃的思
本书着录杨明照先生家属捐赠给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的古籍,总计182部1653册,包括经部41部、史部32部、子部45部、集部45部、丛书19部。其中《文心雕龙》《抱朴子》《文选》“三大特藏”与杨明照先生的学术研究密切相关,最具个人特色,也为后人进一步研究这些古籍汇聚了丰富的版本资料;其他善本和批校题跋本也具有极高的文
本书共搜集整理了安顺少数民族古籍条目1138条,按照书籍、铭刻、讲唱三个类型编排成书。其中书籍类94条、铭刻类2条、讲唱类1042条,书籍类和讲唱类按文化类别编排,铭刻类按时间顺序编排。全书归类整理了安顺市区域内布依族(542条)、苗族(534条)、仡佬族(62条)三个民族的诗歌、神话、传说、故事、寓言等方面内容,内容
本书分十三个专题介绍了一些主要的古代经典,分别是:《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这样一本看似简单的小书,倾注了朱自清先生许多的心血和对后学的殷殷关爱。我们期待着,有更多的读者通过《经典常谈》来亲近我们的经典古籍和传统文化。
本书共收录善本古籍249部,普通古籍1647部。包括被《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收录的明正统八至十年(1443-1445)刻本《汉书》,明正德八年(1513)刻本《莆阳黄御史集》等十余部善本古籍。
中国的古代教育,可以说就是读经的教育,从现代角度来看,它是很片面的;而且让孩子们从小就学这些艰涩难懂的经典,很容易使他们失去学习兴趣。所以,近现代教育渐渐废止了读经。可是,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要想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必须得让学生了解经典。而我国的经典,读起来特别难,一般人往往望而生畏。所以,很多前人学
《经典常谈》是一本经典阅读训练的入门读物,也是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典范之作。本书写作时间在1938到1942年间,于1942年出版。当时朱自清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这本小册子分十三个专题介绍了一些主要的古代经典,分别是:《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国语》附)、四书、《战国策》、《史记》
《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向年轻人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经典的读物。朱自清先生用浅显的语言,将代表我国传统文化的几部书,如《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等,一一进行深入浅出的介绍,同时还梳理了辞赋、诗、文的发展演变过程,既起到普及国学经典知识的作用,又为学生学习国学指
内容简介 南京图书馆是我国著名的省级公共图书馆,馆藏总量在全国位列第三位,其馆藏总量超过1200万册,其中古籍160万册,包括善本14万册;民国文献70万册,已有631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本书遴选馆藏珍稀善本112部,每部书介绍内容、作者、装帧形式、尺寸、行款、钤印等内容,并附多幅书影,全面揭示了南京图书馆所藏的
本书收录范围为福州市图书馆所藏,产生于1912年前的估计和民国时期的线装书。书目据产生的时间分为1912年以前、民国事情两个部分,按照四部分分类法编排。同一个分类的书目,按照索书号排序。本书目内容含序号、索书号、分类、题名卷数、著者、版本、版式、册数、存卷等,按照《古籍著录规则》规范著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