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使用便览2》广泛的设定了日常语言生活中使用的反义词,用实例具体解析了词汇,并在下面列出词义相反的词汇。朝鲜语拥有充分的语言手段,复杂的思想和细致的感情都能具体、精密地表达出来。重要的是能够正确认知这些语言手段的意思,在语言生活实践中正确选用。目前适合全国朝鲜族群众使用的反义词典匮乏。这导致了在日常语言生活与学校教
中外苗族文字史比较研究
本书紧紧围绕“研究”二字做文章,对重要学术理论与科研成果进行了充分的分析与论述。特别是对本学科未来的展望,必将对今后的学科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凡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的各个“角落”均有涉及。全书可分为三大部分:首先是对我国民族语言情况及70年来中国民族语言研究进行了概括总结;其次是按语系将我国已发现的所有少数民族
论文集由六章和附录组成,拟收录论文23篇。第一章民族典籍翻译、研究的成就与展望。第二章藏族格言诗国内外翻译研究历时考察。主要包括“藏族格言诗文本及译本研究述评”和“藏族格言诗国外翻译研究的历时考察(1833-2022)”。第三章藏族格言诗翻译史研究。主要包括藏族格言诗蒙译史、汉译史、英译史、捷译史的整体研究和个案研究。
本书参考了敦煌古藏文文献和其他古籍类文献,筛选了200多条常用术语,并逐一对词条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释,对比较抽象、不易理解的术语进行了举例说明。内容涉及谚语、格言、书信、成语等古藏语词汇范围,很多术语在特定学科领域是用来表示概念。作者翻阅相关典籍,收集不同术语加以注释整合,从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对很多疑难术语进行了较为深
本书采用了结构语义学的方法,对哈萨克语称谓系统依据它们的语义和功能进行了分类,并采用词汇语义学的语义分析和分类方法,对现代哈萨克语称谓系统进行语义分类和整理术语的分类词汇表。此外,根据词源学的相关理论对哈萨克语称谓系统进行了语源分类和研究。整理与收集了属于不同时代的哈萨克社会称谓语,并对这些社会称谓语进行了描写与分析。
书稿以《中国语音资源保护工程》为背景,以实验语言学手段,通过多年多次实地田野调查的第一手资料为基础,使用较为先进的仪器记录东乡语语音系统,并做以归纳、分析,并与过去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较精准地描写了东乡语的语音系统,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书稿由“前言”“绪论”和“元音声学分析”“辅音声学分析”“东乡语音段音位”“超音
哥巴文和东巴文都是纳西族先民创造的。东巴文字符像一幅图画,易于识读,而哥巴文字符比较抽象,不易识读。从时代上来讲,哥巴文的产生时代要晚于东巴文。从文字发展的角度来说,哥巴文比东巴文更为先进,但是哥巴文异体众多,使用比较混乱,现在很多纳西族祭司对此也一筹莫展。本书主要从哥巴文的创制的历史,哥巴文的字符来源和文字系统,哥巴
本书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梳理概括,把知识重难点、备考点通过系统全面的专项梳理、归纳总结,让学生完善知识体系,最终达到查漏补缺、考前冲刺、快速提分的效果,是一本融基础性、系统性、实用性于一体的基础知识工具书。书稿共分二十章,内容涉及声明学、因明学、工巧明学、韵律学、星象学、修辞学、戏剧学、文学、翻译理论等。此书对基础知识解
本书是由数十位一流学者和辞书专家编纂而成的大型蒙古语语言类权威辞书。该书的编纂历时30多年,于2008年以基里尔文出版。该书出版后在蒙古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该辞典共收录蒙古语各类单词8万多个,词组及例句12万条,总词目达到20余万条,约600万字,是目前蒙古语语言类辞典中词汇量最多、释义最详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