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书通用7000字和行书速成三步法针对行书进行练习,其中7000字包含三级汉字,一级汉字3500字,二级3000字,三级500字,共7000字。行书字体包括行楷和行草两种,其实用性和艺术性都很高。本书教大家从基础学起,经三步法练习即可学会。学写行书也是发扬祖国传统文化,激发大家的爱国热情。《行书通用7000字》和《行书
本书为明代书法家文徵明书法作品小楷《地藏经》,包括书法作品原件的缩印、对书法作品进行的赏读和原文附录。书稿一方面记录、展示了作者该书法作品流畅俊雅、自然秀美的艺术造诣,同时也体现了作品的思想境界,对研究其思想和艺术贡献有较高的价值。为了有助于读者欣赏作品和了解文义,本书对作品还进行的原文注释,甚至白话解读,雅俗共赏,对
《云麾将军李思训碑》由李邕撰并书,藏于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启功先生称:“李氏书碑,刻手最精者,推《云麾将军李思训碑》。”李邕的行书向来备受推崇,元代赵孟頫、明代唐寅和董其昌均受其影响。《云麾将军李思训碑》存世北宋拓本已知仅两本,而南宋拓也只有约十本。本版为南宋拓本,其墨色醇古,信息完整,王壮弘先生曾称许“拓极精”。校对
书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其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历经千年而愈加耀眼。书论,则是书法思想的脉络与基石,承载了古代书家的审美追求、技法经验与哲学智慧,更是书法文化传承的精神内核。然而,历代书论文献浩如烟海,且多以繁体文言记录,常因艰深晦涩而让今人望而却步、无从下手,经典的价值也因此蒙尘。全国政协书画室牵头编纂这套“中
杜甫草堂是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流传至今的有240余首。本书稿内容是研究以明清以来存世杜诗书法精品为主。本书通过选取各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进行分析介绍,比较分析各时期杜诗书法艺术的特色和流变,选取馆内外的书法作品图片150件左右。赏析部分包括介绍书法作品的基本情况(名称、尺寸、题款等
行书是中国书法中的一种,其风格独特,为书写者提供了较大的表现空间,历来为书家爱用。本书介绍行书的发生发展,讨论行书练习和表现的相关问题,提供大量行书范例。为行书爱好者提供较为完整的视角认识行书。作者一为著名的行书书法家,一为活跃的书法评论家,两者经验的结合为使本书的视野极为独特。书分七章——晋韵绵延通古今、尚法背景下的
“集贤联墨”丛书,每幅联作皆以高清碑帖原图割裱、处理而成,注重字间关系的协调,最大程度还原原碑原帖笔墨的细节,力求成为一套原色本的历代碑帖名品联墨之作;所有单字均为碑帖中的原字,不使用电脑造字,此项工作需甚高的才思和热忱;联文尽可能搜集、选择、使用古圣前贤之作,此举可视作编者对书史集字联文化的致敬,祈望先贤曾经展现的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