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介绍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理与资源化的政策与法规,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理与处置技术、污泥的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理和处置的新工艺、新设备。全书共7章,其中第1章介绍了城市污水厂污泥来源与组成,第2章介绍了城市污水厂污泥排放现状和对策,第3章介绍了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理与资源化基本方法,第
书介绍了活性污泥膨胀及群体感应调控方面的研究。系统总结和归纳了活性污泥与污泥膨胀以及群体感应调控方面的研究成果与进展,重点介绍了微丝菌的分离,微丝菌靶向荧光识别,并详述了在不同运行条件(碳源类型、乙酸/油酸比、进水负荷及波动负荷)下活性污泥系统运行规律、微生物群落演替及群体感应特性调控关系。此外,还介绍了实际污水处理厂
本书涵盖了氮循环过程相关的核心微生物:传统的好氧氨氧化细菌、反硝化菌,最近发现的氨氧化古菌和厌氧氨氧化菌。在系统发育、生态分布、生物化学和基因组学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同时介绍了以上过程在污水处理领域和温室气体减排中的应用研究,并对不同生态下的硝化过程及其对全球氮循环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介绍。书稿既注重基本的理论介绍,也
本书为学术专著。本著作为中央财政“郑州城市地质调查”(项目编号:DD20189263)项目研究成果。本著作以郑州市东部新城区、南部新城区及航空港区为例,以实地调查数据为基础,对建筑垃圾的空间分布、存量、占地、堆高、组分及环境影响等现状特征,及综合利用的主要技术手段和利用设施等进行了综述和分析。构建了基于综合利用为目的的
本书根据《中国移动源环境管理年报2023》,2022年全国柴油车排放一氧化碳103.6万吨,碳氢化合物15.3万吨,氮氧化物456.1万吨,颗粒物5.0万吨;氮氧化物和颗粒物占全国机动车总排放的88.4%和99%以上,并且重型柴油车四项污染物的排放量均占柴油车四项污染物总排放量的五成以上。根据标准要求,自2021年7月
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行动,是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篇章,是加快推动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2019年以来,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无废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无废城市”建设范围由点向面逐步推开,“无废城市”理念逐步得到国内外各方认同,
本书围绕区域生态安全与绿色文化,通过不同温度和盐度环境下,展示滨海区域污水管网内部的微生态系统微生物腐蚀的过程,分析不同区域环境对微生物基因序列和遗传多样性细节,探讨环境因子对沿海构筑物界面附着菌群的生态学环境行为的影响,比较微生物向材料孔隙内迁移腐蚀破坏进程,揭示不同区域环境多界面间耦合作用对海工建筑物的微生物腐蚀行
随着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持续增多,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处理需求日益增加。作为我国“无废城市”的重要实践形式,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在污染减排、节能降耗、环境改善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较快地实现了生活垃圾的减量化和资源化。但是针对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环境监管和跟踪评价目前还缺乏系统的制度体系。本书基于课题组多
本书对国内外关于含稀土、稀有金属废料中有价金属的回收进行了综合评述,然后对作者团队近二十年来开展的含稀土、稀有金属废料金属回收和综合利用的研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全书共九章,详细的介绍了废料中稀土、稀有金属回收的化学反应原理、工艺流程。对我国稀土、稀有金属废弃物的资源化、绿色化、高效化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现实价值。
地质聚合物混凝土的流变学/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制备绿色建材技术研究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