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主编的学术集刊的第四十七种,这系列图书旨在促进新闻出版史的研究。本辑由书报史话、上海解放75周年、史实证考、书林刊苑、编辑手记五个专栏组成。此次的稿件中,上海解放75周年的一组纪念文字是此辑的重点,所包含的三篇文章,分别从老出版人谈上海解放、上海解放后报业的接管与改造、从接管《申报》到《解
本课程在新闻及编译基础理论的框架内,构建新闻编译价值判断体系,透视中、英文网络新闻标题、电头、导语、正文、背景等模块的主要区别特征,结合个案研讨,解构相应的编译技巧,关注网络媒体与纸质媒体的区别,重点培养学生依据功能目的论、变译理论、信息加工论、新闻编辑理论,运用相关信息技术,在对意识形态、媒体立场、读者需求、行业规范
中国是一个地质灾害频发的国家,1976年唐山大地震是近百年来世界地震史上最悲痛的一幕,被视为20世纪十大自然灾害之一。唐山大地震已过45载,伤痛逐步被岁月洗礼与掩埋,震灾记忆在国家与社会的多层维度中不断演化与建构。唐山震灾记忆传承与延续的基础,是官方与民间在震灾记忆上相互建构与影响的过程,即形成震灾记忆的稳
中国左翼新闻记者联盟(简称记联)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引领20世纪30年代上海左翼新闻运动的核心力量,为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囿于资料匮乏,长期以来记联领域鲜有学者问津。本书立足史料的挖掘和整理,尽可能完整地还原记联的组织架构和盟员信息,力图呈现记联成立、发展和解散的真实历史过程,总结记
本研究每一章都是某一个具体国家的新闻自律组织研究,即以个案形式为纲,以自律组织机制为目,所以,每一章都是相对完整的一份研究。全书涉及新闻自律组织的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研究、新闻伦理规范文本的完善与应用研究、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伦理实践的反思。阐释新闻自律组织对媒体行为进行监督评议、使其符合公共利益,表现为两种方式:一种是主动
中国传播创新研究》是由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主办主办的学术集刊,致力于创建多元对话的中国传播创新研究学术空间,计划一年出版2辑。本集刊深深扎根中国传播创新的实践,“在场”地感知中国传播的难点、疑点与热点,力图把握和探索中国传播创新的内涵与方向,理路与进路,
本书透过新闻演化史来审视新闻文学化现象,历时性考察新闻与文学的“边界”纠葛及新闻形态的演化,以两大传统媒体的新闻改革为起点,沿着媒介演变轴线,向前、向后作纵向延伸考察,确立从“前新闻”时代到“超媒介传播”时代的研究范畴,探究新闻与文学的“离-合”关系。“文学新闻化”是文学的一种转向,它同“新闻文学化”相呼应,二者互推、
书稿主要运用了媒介社会学的理论资源和经验视角,对融合新闻生产过程进行近距离的考察,同时广泛借鉴和吸收社会学、人类学的相关理论资源,形成跨学科的研究视野,以新闻生产链条为主线,呈现作为各种权力交织的复杂的互动过程的新闻生产。主要的研究方法为新闻民族志,深入海内外多家媒体编辑室开展田野调查,并且将民族志与访谈、新闻产品内容
本书系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成果,聚焦数字时代的跨媒介叙事新变,系统梳理了跨媒介叙事的历史变迁与理论脉络,厘清了“故事世界”“共世性”“可扩展性”等关键概念,总结提炼了跨媒介叙事在数字时代的三重转向——技术虚拟化、媒介融合化与文化复魅化。本书还将全球经验与中国实践相结合,通过分析我国近年来科幻、仙侠、探险等跨媒介叙事
《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No。15(2024)是国内研究新媒体发展的专业权威年度报告,汇集了国内研究新媒体的数十位著名专家学者的前沿研究成果。本书通过翔实权威的数据支持,独特新颖的研究视角,条分缕析的观点提炼,全面解读中国和世界新媒体的发展趋势,盘点新媒体发展的最新热点、难点和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