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为商务印书馆创业120年。8月13、14日,由商务印书馆发起,联合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北京大学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筹)等文化学术机构,在北京举办了商务印书馆与中国现代文化的兴起暨商务印书馆创业120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海内外七十余位专家学者,围绕商务印书馆在中国现代文化兴起过
本书对传统的期刊评价方式进行了详细阐述,同时聚焦近年来新兴的期刊评价指标与技术手段,包括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辅助评价等。此外,还通过跨国比较和多视角的引入,试图解读全球化背景下学术期刊评价体系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为学术界提供一种更具前瞻性和多维度的评价思路。本书旨在系统梳理和分析学术期刊评价体系的发展历程、理论基础与现实
本书是一部介绍作者四十年旅行经历中购书、藏书的图书,主要内容为重要图书介绍及购藏图书过程及感悟。
本书是资深出版人佘江涛观察和思考我国当下出版业发展的文章结集。作者结合自身三十年的出版实践,总结了包含出版的价值观、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内的出版哲学,以此为理论基石,探讨出版行业的种种现状,包括出版业的管理与创新、出版业的新生态,以及未来出版业的知识服务和智能化等众多话题,具有较强的洞察力和前瞻性。作者的思索建立在丰富的出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成果。 全书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进步出版活动为研究对象,按照历史进程的先后顺序,从出版物(书、报、刊)、出版活动(编、印、发)、出版管理等方面,对该时期的出版业进行考察,记述其发展历程、研究其发展动因、揭示其发展规律。 本书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运用“大历史观”的研究视角,客观全
本书是《光明日报》高级记者庄建的文集,约367千字,共收录文章58篇,均在《光明日报》等报刊上发表过,时间跨度从1988年至2019年,长达三十余年。文章经归类、编排,成书共分为文脉地标、远思怀人、缥帙留香、出版之思四个章节,对应收入有关出版社、已故出版人、重要出版物以及业界思考等方面的文章。庄建记者长期活跃在文化领域
科技期刊是科学研究成果发表的主要渠道,对于推动科技创新和学术交流发挥着重要作用。中文科技期刊是我国科技期刊的主体,中国科技期刊的高质量发展对促进我国科技进步、展现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作者总结自身从事中文科技期刊二十年的办刊经验及期刊编辑学研究成果,提出中文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路径与措施。本书从数字化、专业化、国
本书是第一部以漫画形式描绘北京书店的图书作品。为了表现京城各家实体书店的风貌,体现“书香京城”的韵味,作者走访了京城各区数百家书店,用漫画的形式体现各类书店的特色与风采。作品以作者为主角,用简洁、轻松、幽默的漫画手法,彩铅手绘的绘画方式,串联起全部内容。全书把京城各区数百家书店、书房、书局、书舍等的门脸、格局、装潢、特
本书是一本展现南京独特书店文化的书籍。它深入探索了这座城市各式各样的书店,从老牌书店到新兴独立书店,呈现了这些书店背后的故事与精神。书中介绍了独特布局和文化氛围。读者将在其中感受到南京书店的多样性和独特魅力,同时领略到这些书店在传承文化、推广阅读和艺术交流方面所做出的重要贡献。本书通过文字和图片,以生动的方式展现了这些
本书所选22个案例,是近年来外国畅销书的代表。而今,伴随着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到智能时代。这些外国畅销书,正诞生于这样一个新时代。从这些畅销书案例中,我们发现,智能时代的畅销书,拥有能够满足大众阅读需求、提升大众审美趣味的优质内容,仍然是其之所以成为畅销书的首要条件和关键因素。本书是继《数字时代畅销书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