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全面探讨中国古典文献学理论和实践的学术著作。全书从中国古典文献学的发展历史入手,系统梳理了这一学科的起源与演变,详细介绍了从先秦到近现代的文献学家及其重要贡献。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学派的文献学理论和方法的分析,揭示了中国古典文献学在学术史上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价值。本书还特别关注古典文献在现代学术研究中的应用,探
本书是为纪念国家图书馆建馆115周年而出版,收录文章92篇,按照人物篇、传承篇、历史篇、感悟篇四个部分编排。人物篇主要以回忆或记叙某位与国图相关的老领导、老专家为主,通过讲述人物故事体现国图百年变迁;传承篇主要为我馆员工讲述的曾参与过的业务工作,在常人看来,它们或许是平常小事,但依旧是一代国图人难忘的回忆;历史篇主要记
苏州图书馆是首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馆藏古籍线装书近20万册,其中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古籍共计124种,涵盖宋元佳椠、明清精刻、名家稿钞等,位居全国同级图书馆前茅。《苏州图书馆藏国家珍贵古籍图志》将124种馆藏国家珍贵古籍,依次撰写题名卷数、版本、著者简介、行款版式、序跋附录、目录内容、刊印责任者、题名页、
本书旨在探索在数字化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如何提升服务水平以满足读者的需求。数字文化的兴起是当前社会的一个重要现象。随着互联网、移动设备、社交媒体等数字技术的普及,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数字化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公共图书馆的角色和功能。数字技术的发展为公共图书馆提供了更多的服务方式和资源形式,如
民国时期是中国出版业发展的重大转折期,当前的研究成果多聚焦于这一时期势头强劲的商业出版活动,而作为传统出版主体——官刻、坊刻、家刻之一的“官刻”,研究者寥寥。本书即以探讨民国时期公共图书馆古籍出版活动为中心,展现民国时期官刻发展的进程,考察其代表性出版活动,分析民国时期官方出版与商业出版的不同之处,并结合社会史、文化史
本书主要从图书馆管理的基本理论、阅读推广的基本理论、图书馆管理与阅读推广的关系等方面介绍了图书馆管理与阅读推广的基本理论;通过研究设计概述、数据收集、数据分析等介绍了图书馆管理与阅读推广的实证研究设计;分析了图书馆服务质量与用户满意度关系;深入研究了各类图书馆阅读推广策略;通过管理策略优化、阅读推广策略创新、政策支持与
本书是关于图书馆数字化管理与文献资源建设的专著,旨在深入探讨如何有效地管理数字化资源,以及如何构建丰富的文献资源,以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本书从图书馆管理概念入手,主要论述了图书馆数字化管理的定义、历史背景及其重要性和现状与对策。其中,详细讲述了图书馆数字化管理的基础技术、项目管理与执行、数字资源获取与处理、数字资源存储
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能够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高水平、高效率的信息化服务,对图书馆管理、图书馆建筑、图书馆机构设置、图书馆资源建设、图书馆人才建设以及信息环境安全、著作权、网络传播等方面产生革命性的变革。数字图书馆能做到让读者利用网络足不出户就搜索到自己需要的各种信息资源,具有方便快捷性。基于此,切实加强数字图书馆的发展
苏州图书馆于1914年9月20日开馆,2004年,为了纪念其诞生及其90年的发展历程,苏州图书馆精心编辑并出版了《苏州图书馆编年纪事》一书。其后的20年,苏州图书馆始终以传承文明、服务社会为己任,持续服务于苏州经济社会建设,为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百余年的发展历程,既是一代代苏图人上下求索的奋斗史,也是苏
该书主要记录重庆市涪陵区图书馆从1976年10月建立到2023年6月期间发生的变化,全书分为编年发展史、专题发展史、统计年表、附记等五个部分,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着重记录涪陵区图书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渐成为涪陵区公共文化发展的主阵地、涪陵文化新地标的演变过程,展现了涪陵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历程,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