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扬琴方面的教材,扬琴于明代传入中国,与民间音乐相融合,逐渐成为民间音乐中不可缺少的乐器之一。本书围绕这一乐器,探索扬琴的演变过程与文化特征,向读者介绍了扬琴的形制、种类、工艺制作等基础知识,简述了扬琴的演奏技法,并就中国扬琴的艺术流派、地域特征及代表人物做了详细的介绍,最后论述了中国扬琴的艺术成就、传播方式,就扬
书稿为汉文、简谱,字数约20万字。兰坪普米族研究委员会历时六年在兰坪县范围内搜集整理了《普米族传统音乐唢呐集成》一书,共50多调,对濒临消失的普米族民间音乐唢呐曲调开展了大量挖掘、整理和保护、抢救工作,并且统一了各地多样繁杂的曲调,为各级专家学者对普米族传统民间音乐唢呐曲调的深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史料,重现并展示了已面临
内容简介:《秋声琴馆师友书札》为《现代琴学丛刊》其中的一辑,该书为古琴大师凌其阵先生30余年以来与全国各地23位琴友往来信件的集成,信件中不仅包含了跟古琴或者琴人有关的一些故事、趣闻等,也呈现了琴家们对古琴文化的探讨与交流,从书信中和谐融洽的交谈中可以体现出琴家们的琴谊弥厚,诚挚感人。本书记录的一系列趣事、杂谈、探究、
《长河乐宴——中国少数民族乐器文化研究》一书从音乐学、民族学的角度,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少数民族乐器的区域划分、历史渊源、乐器特征以及制作工艺等。同时就少数民族乐器所体现的各民族风俗习惯、审美观念、以及乐器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等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书稿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将中国各民族的传统乐器进行了区域的划分,分析了乐器
本书立足于闽台两地的南音文化,研究了它的生态、历史、现状、传承、发展、传播等,然后把它们放在一个较为高层的位置进行审视,为南音在闽台两地的传承、发展与研究奠定基础。
《琴学论集——古琴传承与人文生态》选入了“第一届香港琴学座谈会”中的七篇论文,内容涉及较广的琴学领域,并且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以时间为先后顺序编排。七位论文作者半数皆是德愔琴社成员,无分年龄、学历、职业,一概是学有师承的弹琴人。他们秉承着虚心学习文化、理性讨论问题的精神,通过这些论文,培养琴人之间的论学风气,助力琴学的
《琴学论衡——二〇一九古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为现代琴学丛刊中的一册,收录了2019年古琴国际学术研讨会所提交的论文,其内容非常丰富,涉及琴乐、琴谱、琴器、琴人、琴派以及与古琴相关的文学、戏曲、中外文化交流等不同领域的研究,也牵涉文献学、美学、史学等,极具学术价值,本书的出版对促进琴学研究的深入,对推动中国古琴术文化
该书为《现代琴学丛刊》中的一册,为2015年6月香港琴学青年论坛研讨会论文集选粹。全书分为五个板块,共19篇文章。第一个板块琴曲考订与分析,考订与分析了古往今来的五首的琴曲各自特点。第二个板块琴史与琴学文献,阐述了自宋代第一本《琴史》成书后,琴史与琴学文献之后的发展及流传情况。第三个板块琴学理论与文化,在琴学发展的基础
《秋声琴馆遗稿》为《现代琴学丛刊》其中的一辑,是关于古琴大师凌其阵先生的作品集,全书分为“上篇著述”和“下篇琴谱”两个部分。“上篇著述”又分为“学琴劄记”和“学琴札记补”两个部分,共约56篇小短文,主要是关于凌其阵先生自身学琴往事和心得体会、论文、札记等。“下篇琴谱”分为“琴曲”和“琴歌”,各16首,主要是凌其阵先生代
《古琴艺术与中国文化(增订本)》主要是辑录作者多年来对古琴研究心得的点滴,采取深入浅出的手法介绍古琴音乐艺术的不同层面。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美学”,“美学”部分主要论述琴乐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调,探讨了琴乐中的虚实因素、其飘带精神之美、从琴诗的分析中看其审美情趣、并探讨琴道与禅道的关系等;第二部分为“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