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气象中心是世界气象组织(WMO)核心的全球气象预报、预测业务机构,其职责是为世界各国实时气象预报、预测业务提供稳定、丰富、高质量的无缝隙天气气候分析、预报、预测指导产品,并牵头开展国际气象预报技术交流、技术培训等活动。2017年5月17日,世界气象组织认定中国气象局为世界气象中心。《世界气象中心(北京)运行纪事》记
本书是北京冬奥组委体育部和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气象中心对冬奥和冬残奥会赛场天气及气候状况做出的评估报告,主要对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北京赛区和张家口赛区2020年赛期同期的室外比赛场地的天气气候特征和室内比赛场地附近的气象条件,以及赛期同期的大风风险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数据翔实、图文并茂,是一本记录冬奥会和
文集收录了2018年3月在江西南昌召开的“2018年全国重大天气过程总结和预报技术经验交流会”会上交流的66篇论文,内容分为“暴雨、暴雪”“台风、雾霾、低温、水文气象”“强对流天气”“天气预报技术方法”四部分。可供全国气象、水文、航空、交通气象、环境保护等部门中从事天气预报预测业务、科研和管理的人员参考。
本画册创新性的将旅游产业与气象行业深度融合,通过大量详实的气象数据挖掘和生动易懂的气象图表分析,全面集成了海南天气气候历史大数据以及灾害天气变化趋势的研究成果,提供了深度了解海南旅游资源的另一个全新视角,展现了海南丰富的景观资源、文化资源和历史资源,从气象科学的角度解读海南,为广大国内外游客提供准确可靠的旅游气象服务指
本书是在总结天气分析预报综合实习长期教学经验基础上编号而成的。主要包括:天气图分析基础、天气分析实习和天气预报实习三大模块。可用于高等院校大气科学及相关专业天气分析预报实习教材,也可作为天气预报人员业务培训实习教材或参考书,对于大气科学及相关专业科学研究人员也有参考价值。
《雷暴与强对流临近预报》对雷暴和强对流产生的环境条件、对流风暴的分类及其雷达回波特征、雷暴演变的临近预报、强对流天气的环境背景特征与临近预警技术以及雷电的形成机理及预警预报作了介绍,利用国内强冰雹、龙卷、雷暴大风和对流暴雨典型个例,重点论述了0~2小时特别是0~1小时的强对流天气主观临近预报技术,有助于及时捕捉灾害性天
全球农业气象监测预报基础与技术方法
《数值天气预报基础》讲述数值天气预报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数值天气预报的数值计算和大气建模基础,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全书的内容包括:大气运动方程组,数值计算方案,初、边界条件,原始方程模式,谱模式,模式物理过程参数化,最后介绍了中尺度气象模式WRF以及雷达资料同化在一次降水事件中
本书以提高广西水电气象水电气象预报预警服务水平为目的,比较系统地阐述了西江流域气候特征、流域集雨区特点、降水预报预测技术与方法以及在业务方面的应用。全书分为9章,内容涵盖了西江流域地理、气候、水系、梯级水电站分布情况,西江流域分区及降水实时监测预报预警技术,暴雨天气主客观分型及概念模型,流域降水短时预报、中期预报、延伸
19世纪以前,天气一直是一个神秘的存在。暴雨、海啸、雷电、冰雹、飓风……这些*天气动辄夺去数十万生命,令人心生恐惧。直到天气预报的出现,人类的损失才得以挽回一二。 那么,这些恶劣天气的成因为何?前人如何解读这些现象,又是如何预测天气的?现代的天气预报是怎样发展起来的?本书讲述了一段长达70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