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后现代建筑》从解构的角度分析了国外后现代建筑的游戏性手法、非理性、隐喻性、象征性特点,以及它在西方土壤中异化、游离、畸变并沦为一种焦灼的个体式的呐喊。由于后现代建筑与传统的错综复杂,它首要的目的就是重新阐释传统,重返空缺的中心,因而,它更多呈现为一种拒绝、一种决裂、一种废弃;在远离建筑即为诗意的栖居的同时,对后现
《环境艺术工程制图》的编写依据国家制图标准《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3-2001》、《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01》、《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01》、《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50106-2001》、《暖通空调制图标准GB/T501
环境景观设计是一门集多学科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是一门涵盖丰富理论技能的边缘性前沿学科。环境景观设计产业亦成为反映时代特色、地域风格与城市精神面貌的窗口。 此书是作者从事环境艺术与景观设计教学十余年的经验积累与实践总结,旨在更好地完善和发展环境景观设计的基础教育,从基础教育入手培养环境景观设计方面的艺术型人才,培养具
这本小册子是罗兰·巴尔特最为脍炙人口的分析性抒情散文之一,文字优美,内容深刻,对埃菲尔铁塔的现代化空间和巴黎的历史性时间,穿插描绘,互为衬托。作者还从结构观点阐释了埃菲尔铁塔的技术美学,读后不免令人对此世界纪念碑产生无限遐思。本书出版以来,读者赞赏不绝,后由著名摄影师配以大量历史图片和文字说明,遂使其成为一部有关埃菲尔
《2006中国建筑艺术年鉴》内容主要包括:年鉴特载,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历史在我们周围——21世纪建筑史研究谈,优秀建筑艺术作品,建筑艺术研究,从“亚洲特色”到“城市复兴“,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遗产保护,城市规划与文化遗产保护等等。
本书以现代系统理论为基础,重点解析空间设计的整体性。注重设计动态和过程、注重过程中的质变和层次、重视人为事物和设计方法、关注和搜寻多立体系统,同时以教学案例为依托,透过典型案例解读、理论思考与方法总结的研究方式来汇聚理论支撑。本书可作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本科高年级或研究生的设计教材。
卢志刚先生在编这套《米丈建筑地图》时,收集参考了世界上多种建筑指南,研究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从而设计出自己的模式。这本建筑地图的图片相当专业,也相当精美,是声志刚先生亲手拍摄的,要掌握好时间、光线、背景和角度在上海这样密集的城市中谈何容易!这些图片完全是主编者一米一米在城市中遨游丈量的成果。上海的建筑数量十分庞大,跨越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及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对设计的需求不断增长,艺术设计院系如雨后春笋般地遍布全国各地。设计教育如何顺应社会的发展,如何确立完善的设计教学体系,如何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如何完善学科建设,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等问题,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教材,是这些重点的关键。 这是一套面向艺术院系设计专业教学的丛书,
《建构文化研究:论19世纪和20世纪建筑中的建造诗学》是肯尼思·弗兰姆普敦(KennethFrampton)继他的经典著作《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之后又一部令人翘首以待的宏篇巨著,必将对现代建筑发展的讨论产生深远的影响。一言以蔽之,《建构文化研究》是对整个现代建筑传统的重新思考。弗兰姆普敦探讨的建构观念将建筑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