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立足《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政府配置资源方式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6〕75号)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2020年3月30日)的有关精神,聚焦公共资源资源配置的方式创新问题,从经济、环境和社会的角度透视我国公共资源配置方式,是一本难得的从多角度
本书内容讲述:伴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与国民经济的充分融合,新经济新动能快速发展,传统的就业制度、就业方式、就业理念等快速变化,出现了各类不同于标准雇佣模式以及传统非正规就业模式的新就业形态,已经成为我国新增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新形态就业已被视为十四五期间稳就业、就业增长的“新
本书从我国城市社区治理运行机制建设现状出发,制定构建城市社区治理体系的策略;立足于社区冶理的工作实际,以社会组成的有机体——社区为研究对象,在阐述社区治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从社区治理中的社区服务与公共事务以及社区治理中党的领导和公民参与等角度,对社区治理进行了全面且系统的论述;针对我国城市社区治理体系的建设现状进行问题
本书从成本效益理论视角,建构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成本效益评估指标,为各地政府开展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筛选出适合承接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组织,提供评估指标。有利于提高社会组织承接居家养老服务的质量,有利于个人及早做好居家养老规划。
社区治理的十八般武艺
《中国社区治理》以立足社区实践、关注社区动态、研究社区问题、聚焦社区治理、提供社区服务方案、促进社区发展为基本定位,致力于为社区治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打造一个集政府、社区、社会组织、专家学者、社区工作者、居民群众等多方参与互动的一个交流学习平台,成为基层干部和社区工作人员的参谋顾问。
具体承担项目研究工作的有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重庆工商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市民政局长期从事社会学、社会工作、公共管理学教学和研究的教师、行业管理人员。项目负责人:田奇恒;主要参加人(以结项证书具名排序):孟传慧、任泼、谭晓辉、周绍宾、赵淑兰、江文波、郑轶、任俊圣、赵钦清、丁庆、王玉龙。课题组全体成员在多次调研考察、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批准号为16BSH043)的结项成果(2022年2月结项)。围绕资金保障、服务保障、精神保障三个维度对我国西部地区农村老年保障的供需展开调研,结合老年贫困理论以及社会保障制度减贫机制,分析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养老困境,并对当前养老保障制度的减贫效果进行测算,借鉴国外社会保障消除老年贫困的制度设计,系
本书主要讲述家与孝的哲理深意在中西视野中的实现。其中不仅涉及学理,如中国儒家思想和海德格尔、列维纳斯等哲学家对家的理解,还讨论了一些富有争议的现实问题,如谁养老才合理?儒家如何看待同性婚姻合法化?儒家能接受母系家庭吗?等等。通过论述,作者强调:家是最本源的居间状态,处于我与绝对他者之间,是人类的时间之源、人生的意义之源
全书基于对石家庄市9个区3万名老年人实地调研基础上,选取20435份有效问卷,本着实事求是原则,阐述石家庄市老年人需求及供给状况。全书共5章。第1章石家庄市老年人人口整体情况报告。第2章石家庄市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报告,是全书核心内容。第3章石家庄养老服务供给报告。第2章和第3章系统梳理了石家庄市养老服务需求满足、服务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