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札录
激荡与回望
《我与父辈》是一部长篇散文作品,是阎连科对父辈的一次写作祭奠,是一个儿子跪在祖坟前的默念、回想和懊忆。\"我不断地回家、回家、再回家,把写作《我与父辈》当成一种赎罪和忏悔,直到觉得自己又是那块土地的儿子了,才可以重新上路远行。\"
县长是什么样的官,怎样做官,做成什么样的官。作者张加春,打过工、当过兵、打过仗、当过记者、管过宣传,曾在全国的水族自治县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任职县长。七年的任职时间,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作者任职县长的时期正是贵州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式发展的时期。如何决策,如何融资,如何征地,如何跑项目,如何把握政策,如何处置
作者以西安为起点,途经甘肃、青海到拉萨,沿着历史的车轮,踩着古人的足迹,沿着唐蕃古道走过。一路上揽风拾遗,讲述着文成公主远嫁吐蕃之凄美动人的故事,描绘着途中古香古色的风貌,甚至穿梭于唐蕃古道的两侧,将所到之处的风土人情和文化艺术一一展示给我们。
《万人如海一身藏》是独木舟的全新散文集,也是继《我亦飘零久》之后时隔三年出版的新作。本书分为“漫游记”和“夜未眠”两部分,收录了作者在英国、日本、摩洛哥、越南等地的旅行游记,也动情讲述了自己在与疾病对抗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在成长过程中与家人和朋友之间的点滴。真实的生活没有那么残酷,却也常常猝不及防,在年岁渐长中悟出属于自
本书是我社出版的鲍尔吉·原野散文精选集(六本)中的一本,分为“巴甘的蝴蝶”“去加格达奇的火车”“从勃拉姆斯开始”“绵羊似的走马”四辑。书中描写的是作者一方面热爱、赞颂故乡的好景好情,并时刻关注着自己族群的生活现实,表现出鲍尔吉原野具有的民族自豪感与民族忧患意识,挖掘人性的美好。而且有效地避免和摆脱了同类题材写作所常见的
本书是我社出版的鲍尔吉·原野散文精选集(六本)中的一本,分为“流水似的走马”“幸福莫过于万幸”“比杏仁更白的美人”“静中日月长”四辑。在书中表现的是生活在城市中的鲍尔吉·原野如何观察生活、享受生活。字里行间,尽显鲍尔吉·原野对生活的挚爱和细微体察,以及对美和艺术的高度敏感。
本书是我社出版的鲍尔吉·原野散文精选集(六本)中的一本,分为“乌鸦站在秋天的大地上”“河流没有影子”“夜空里栽满闪电的森林”“蜜的秘密”“黎明的云朵”“火苗去了哪里”“不许管狗叫狗”“蝴蝶一如梦游人”“小卖部的手风琴声”九辑。在《河在河的远方》中,内蒙古大地上的山河花草,马牛羊犬,大漠孤烟,家乡父老是作者的情结,是全书
在很多人眼里,他是一个奇特的存在。熟悉他的人,为他的才华而折服,有所耳闻的人则对他的多重文化身份感到困惑:他是公认的新媒体领军人物,是被写入教材的时评家,是蜚声网络的“无相机摄影大师”,又是不折不扣的作家和诗人。他煞有介事地生活,漫不经心地写作,直到他自己成为一个行走的抒情符号。本书为蔡方华二十余年散文写作首次结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