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书乃据清代顾櫰三《补五代史艺文志》、宋祖骏《补五代史艺文志》、徐炯《五代史记补考·艺文考》等前人补史艺文志的成果,勾稽《崇文总目》、《郡斋读书志》以至《国史经籍志》等目录著作的著录,对五代十国时期的文献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梳理。
2016年3月27日,国务院颁布第五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899部)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14家),使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古籍总数达到了12274部、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数量达到180家。本书从第五批《名录》精选六十部珍贵文献呈现给大众,并展示第五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基本情况。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那些传承下来的古书,凝聚着众多大家的智慧和心得,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 本书推荐的古书,时间跨度从先秦一直延续到清末,类型多样,有《史记》《资治通鉴》等史学巨著;《诗经》《漱玉词》等诗词集;《红楼梦》《聊斋志异》等小说;《窦娥冤》《西厢记》等戏剧作品;《文心雕龙》《艺概》等文艺理论著作;也有《
傈僳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北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及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历史上,傈僳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创立文字,只能口耳相传、刻木结绳记事。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大力开展傈僳语言文字推行工作,积极进行傈僳文编译出版。因此,整理研究傈僳族的历史文化、民风民俗等工作也得以陆续开展,其中涉及较多的有
日本是海外汉学和中国研究的重镇,其严谨细密、视角独特的成果,一直是中国人认识本国历史文化问题的重要参照。马军编*的《全面抗战时期中国文化界译介日本中国研究文献目录简编(1937-1945)》以文献录形式详细载录全面抗战时期(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9月2日)中国文化界译介日本“中国研究”的专著、译著、论文和文章等
本书以编年方式收录皖籍人物于民国期间所完成之著、译、点、校、选、编、修订等文学创作、文学研究书目;每条目皆以提要介绍著者生卒名贯、生平事迹、著述内容及其影响、收藏线索。全书共录书目2700余种,涉及著作者近700人,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专题收录民国皖人文学著作的工具书。
中国功能语言学学位论文摘要汇编
《中国古代文体学论著集目(1900-2014)》为2011年立项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文体学发展史》的首批成果,历经15年编成。收录1900年至2014年中国大陆和台湾、香港、澳门三地出版的关于中国古代文体学的著作和论文,包括博士论文、硕士论文、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和论文集中的单篇论文。共分七编:Ⅰ通论编、Ⅱ辞
《甘肃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藏线装古籍书目》收录甘肃中医药大学(原甘肃中医学院)图书馆古籍书库全部线装藏书,含1949年以后影印、缩微复制的线装古籍。共收录馆藏线装医籍古籍1438部,977种;非医书471部(不含子目)。《甘肃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藏线装古籍书目》由①前言、凡例、医学类目表;②书目正文;③附录;④索引四部分组
200篇绝妙文章,中外专家意见,探讨生命与生活的本质,解决人生面临的诸多焦虑,从如何睡眠、怎样经营婚姻直到正视死亡,掌控生命,享受人生……有道理,有体会,读完令人茅塞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