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物有情,赠人类以植物为伴。一叶坠时秋遍界,春风微动一时花。时序流转,往往人尚未知,草已先觉。植物,与人类同生于山川风月之间,年年花开不记年,以娇蕊怡人心神;岁岁草色入帘青,用韵姿点缀庭院;半园蔬畦经雨绿,佳菜美果客来频;转眼木意已欣欣,草草春风又一年。如得浮生半日闲,不妨清茗一壶,一册在手,赏一幅梅园手绘图,读半卷花
人类身体、文化、社会的演化是接近随机的过程,还是有着必然的趋势?答案并不在人本身,而在那些经常被忽略的绿色植物身上。本书讲述了这个有关文明演化的故事。植物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我们的食物、文字以及社会组织结构都受到植物的支配,我们的经济、贸易以及对世界的探索都受到植物的支撑,甚至连我们的厨艺、肤色和长相都是
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白花丹科山榄科柿科安息香科山矾科木犀科马钱科龙胆科夹竹桃科萝藦科茜草科花荵科旋花科紫草科马鞭草科海榄雌科水马齿科
本书共3章,第1章绪论,主要包括夹竹桃的药理作用、国内外学者对夹竹桃药理活性成分和生物活性的研究;第2章夹竹桃树枝和树叶化学成分研究,主要介绍夹竹桃树枝和树叶的溶剂提取方法,提取浸膏的分离方法以及结构鉴定方法;第3章生物活性测定,对从夹竹桃树枝和树叶中分离得到的三萜类化合物、强心苷类化合物和甾体类化合物分别测定抗炎、抗
在经史子集、东西文化间,发现寻常草木背后的文化意蕴。诗学、民俗学、博物学、本草学皆为所用,岁时、吃食、风物、文学、历史、艺术融于一体。那些有趣的、美味的、好看的、动人的,共同呈现出一个妙趣横生、古典诗意的草木世界。
本卷是《中国真菌志第十卷锈菌目(一)》、《中国真菌志第十九卷锈菌目(二)》、《中国真菌志第二十五卷锈菌目(三)》和《中国真菌志第四十一卷锈菌目(四)》的续篇,记述了我国膨痂锈菌科、金锈菌科、鞘锈菌科和柱锈菌科已知的12属117种的形态特征、寄主植物及分布,附孢子形态线条图115幅,并附参考文献及锈菌和寄主植物的汉名和学
本卷记载了浙江省野生或习见栽培的被子植物(含羞草科至茶茱萸科)26科,149属,447种(不计种下分类群,但浙江无原种的种下分类群以种计)。其中包括本志作者自《浙江植物志(新编)》编著项目启动以来发表的新分类群8个,新组合9个,浙江分布新记录属2个,新记录种27个,订正了14个以往错误鉴定种。每种植物均有中名、拉丁名、
本书内括:植物身体的小秘密;神奇的受粉方式;植物们播撒种子的战略;共生还是寄生,这是一个问题;恶劣的环境奈何不了我;御敌法宝大揭秘等。
本书共收集校园中种植的植物65个科121个属168个种、变种、品种,图文并茂,每种植物均配有精美的图片,重要部位配有放大的插图。详细描述了每种植物的主要形态学识别要点、地理分布、生长习性、繁殖方法和园林用途。
本书综合了国内外虚拟植物相关研究成果,在L系统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应用虚拟器官的概念,实现了虚拟植物智能特征模拟。同时,引入了环境模型,将与环境的交互过程加入虚拟植物建模过程中,从整体上实现了虚拟植物地上部分、地下根系生长过程模拟和三维可视化。本书共6章,分三个部分。第1章为第一部分,内容包括虚拟植物研究现状;第2、3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