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万字;50幅图,彩插。罗周,国家一级编剧,复旦大学文学博士,江苏省戏剧文学创作院院长。中国编剧最高奖“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最年轻的获得者。 书里包括罗周创作谈与精选剧本(十几部),是她的第一部著作。
本书是对王蒙小说中的未来叙事作整体性研究的学术专著。“未来叙事”与“未来”的双重含义是本书的切入口。未来叙事具有与“未来”相关的所叙内容与叙述方式两个方面。本书以哲学符号学中填补“认知差”的理论视角,将王蒙小说中的未来叙事划分为三种类型,考察人物所构想的不同“未来”之间的关系。以叙述学和叙事形态学作为概念工具深入小说中
专著包括绪论、本论(共八章)和结语三部分,以唐诗修辞现象的演变及其根源作为研究对象,对主要修辞手法和言语风格用于(或见于)不同时期、不同诗体、不同流派、不同题材唐诗中的特点和变化进行了纵横相结合的较为系统全面的考察。考察主要着眼于不同历史阶段唐诗修辞现象的描述、分析和比较,对与前后朝代具有明显承传关系的某些修辞现象,如
本书从儿童文学与少数民族文学相结合的角度切入,全面梳理总结中国当代少数民族儿童文学的发展源起、阶段、规律及成就,揭示当代少数民族儿童文学作品多祥性,以及民族性与地域性、儿童性、现代性深度融合等特征,展现民族气质与情感,凸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究我国儿童文学、少数民族文学的重要创新力作。
你知道吗?写下“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样像儿歌一样萌萌的千古名句的大诗人杨万里,是一位刚正不阿、体恤百姓的好官!写下“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大诗人杜牧,是一个能文能武的大帅哥!曾经有一个淘气的小朋友偷偷地做了一件事,没想到被人发现了,还将这件事写成诗,传扬了一千多年,写诗的大诗人就是白居易!那些
元杂剧又称北杂剧,是元代用北曲演唱的传统戏曲形式。形成于宋末,繁盛于元大德年间,主要代表作家有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白朴等,主要代表作有《窦娥冤》《倩女离魂》《汉宫秋》《梧桐雨》等。内容主要以揭露社会黑暗,反映人民疾苦为主,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主线明确,人物鲜明。其结构上最显著的特色是四折一楔子和“一人主唱”。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李峤百咏》及《百咏和歌》研究”的中期成果,2019年“从《李峤百咏》到《百咏和歌》”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内容主要围绕唐代诗人李峤的咏物诗集以及将其诗集翻为日本和歌的镰仓时代歌人源光行的《百咏和歌》,包括作者年谱考证、诗注与作品的解读以及诗歌翻作模式的讨论。论文集力求克服中日文学研究领域细分过程中
本书稿为201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研究项目(批号:16BWW023),原项目名为《热·却纳木与勒·楚伦巴托诗歌创作比较研究》。本书稿对两位天才诗人——勒·楚伦巴托和热·却纳木的诗歌创作进行了比较研究。中国著名诗人勒·楚伦巴托(1956-1986)和蒙古国著名诗人热·却纳木(1936-1979)都是才华横溢的浪漫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