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在2020年2月抗疫期间,以“知识陪伴共克时艰”为栏目,做了“音乐学基础知识问答60讲”的推文。该推文是以集音乐学、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及西方音乐史基础知识读本的《音乐学基础知识问答》为蓝本而形成的。本书将中国古代音乐史相关的15讲整理成册,以图、文、声的综合形式重新组合,内
《田野回响:新世纪中国传统音乐调研报告》作为“中华民族音乐传承出版工程调研普查”项目之一,是一本关于中国传统音乐调查的普查报告,其包括安徽、甘肃、重庆、河北、山西、陕西、上海、西藏等八省市,内容涉及到各省市的民间音乐历史渊源、存见类别、艺术特征及当下状况。八个省市基本按照体裁、乐种、曲目的分类尽可能全面地概述了民族民间
九江“三声腔”山歌在九江地区传唱已有千余年的历史。“三声腔”山歌多用于抒发民众情感,当人们集体劳动时,又可以作为一种“高腔”激励着人们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衣事劳作任务,具有“一领众和”的特点。九江“三声腔”主要流传于九江市境内的马回岭、黄老门、涌泉、新塘、城门、狮子等地,服务于当地衣事劳动,因为其所演唱的主要腔调为“do
本书是一部汇集历代与韶乐相关记载的集子,辑录了自先秦到明清时期韶乐的相关历史文献典籍记载。以时间顺序,分为先秦时期,两汉时期,魏晋、隋唐时期,宋、元、明、清时期四个部分,共辑录了《尚书》《左氏春秋《论语》《汉书》《史记》《文心雕龙》《通典》《乐书》《琴史》等50余部文献典籍中关于韶乐的记载,并附《韶舞九成乐补》《太古遗
《遇见中国音乐艺术》是“遇见艺术”系列中的一册。中国音乐可以追溯至黄帝时代,并曾对中国周边地区的音乐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在中国音乐历史的背后,也是中国文化、政治、社会不断发展和变迁的脉络。本书以时间为轴线,从文化的角度对不同时期音乐的风格特质、代表乐种、审美倾向进行了具体的梳理,涉及从上古时期直到明清的中国古代音乐发
本书以管弦乐为研究对象,探讨管弦乐演奏技巧,讲解管弦乐艺术作品赏析。全书追溯管弦乐发展历程,以此开启一段寻音之旅,相继结识并深入阐析深情婉转的弓弦乐、自由灵动的木管乐、响亮辉煌的铜管乐、别具风情的打击乐,在此基础上,畅想一场场精彩的管弦盛会、聆听一曲曲经典管弦乐作品,令人回味、引人深思。本书内容丰富,条理清晰,适用于管
中国民族音乐,它生于民间,有着婉转优美的旋律,它历史悠久,承载着浓厚的民族文化和精神。与中国民族音乐展开一次心灵的对话,可谓一大幸事!不过,前期的准备不可少。你需要从古到今、从内到外,对中国民族音乐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和了解,还要具备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而这正是我们能为你做的——让你系统掌握中国民族音乐,提升音乐鉴赏能力,
全书共六章,第一章导论,阐述了心理学、音乐心理学以及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第二章音乐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构建与发展,具体介绍了中国和西方音乐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构建与发展。第三章音乐教育主体对象研究,从音乐教师和音乐学习者两方面进行了心理分析。第四章音乐教学中的音乐心理行为,分析了音乐听觉感知、音乐审美意识、音乐
本书共有六章。第一章作为全书开篇,首先介绍了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理论透析,涉及音乐教育教学的基础理论、发展历程、教育本质、当代高校音乐教育的科学化、新形势下我国高校音乐教育的转型。第二章从多个维度探讨了高校音乐教育教学,包括哲学观念维度、审美教育维度、“天人合一”维度,同时阐述了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在上述章节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