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稿共分十一个章节,分别为:藏族文学的比喻与寓言,藏族寓言的来历,藏族寓言学者博多瓦,博多瓦的学习经历与他的特色寓言,寓言的分类,两种分类的特点及艺术涵养,寓言记忆探究,藏族寓言的价值探究,藏族寓言的现状,藏族寓言文学的未来及传承,藏文寓言的汉译附录。系统地阐释和阐述博多瓦大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境界、原则和实践方法,构
《东亚唐诗学研究》由上海师范大学唐诗学研究中心和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东亚唐诗学研究会合办,学术委员会和编辑委员会共同把关,精选唐诗在东亚各国传播、整理和接受的相关研究成果结集出版,以期推动唐代文学研究,总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经验和实绩,为当下东亚命运共同体建设寻找历史文化资源。此次出版的是第七辑,精选论文11篇,按
该书是以清代孙洙所编《唐诗三百首》为鉴赏对象的工具书。共收唐代77位诗人的313首诗。按照字数(五言、七言)、体裁(古诗、律诗、乐府)的不同,分为八卷。每首诗撰有一篇鉴赏,详细分析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征、情感意蕴等内容。鉴赏文字主要由从事古典文学研究的专家学者撰写,论说透辟、语言优美。意在帮助读者领会和理解唐代诗歌艺
本书以《红楼梦》中的相关故事和人物为线索,详细梳理、考证了其中的服饰细节,通过大量相关文献史料,分别对明清时期女性服饰、男性服饰、丧礼、婚礼服饰以及皇家、官员、科举士人、底层民众、丫鬟、僧道尼等不同群体的服饰等进行了还原和想象,并以此为切入口,分析阐释了服饰对于人物塑造和故事情节发展之间的深层联系,并进一步探讨了当时的
本书系姜亮夫先生多年来从事楚辞研究的一部总结性的辞书类著作。全书共200余万字,收录楚辞有关的字、词、人名、地名、书篇名等近3600词条及一些特殊例句,分为天、地、人、史、意识、制度、文物、博物、书篇、词十部类,广征博引古籍、文物考古资料及近现代楚辞研究成果,对每一词条及特殊例句加以精详考释阐发,多有卓识创见;若干词条
本书收录了民国时期著名教育家、学者关于儿童文学理论的论文,由朱自强编选、点评。本书以编年体的方式排列选文;为了给读者提供求证、辨析、思考的便利,形成新的研究可能,在解说文末,对涉及到、引用到的学术观点均说明出处,列出相关文献,以备读者参考;在解:说时,做了一些勘误和考证的工作;解说中国现代儿童文学文论,作者没有仅仅局限
本书是2021年12月底结项的国家社科基金的核心成果,评审等级为“优秀”。本书秉持“大文学史”观,以北京大学、燕京大学、女高师、延安鲁艺、西南联大五所大学为核心研究案例,打破以大学个案为例的传统研究方法,创设出“能教”和“所育”的教育研究理念,把针对五所大学的新诗教育研究熔铸此教育理念的阐述逻辑中,置身社会历史文化的背
本书以对联简述与类型为经,以对联创作技巧与艺术特征为纬,融对联的来龙去脉、特点与功能、创作与格律、修辞与宜忌、文化内涵与艺术风格于一体,把中国对联放置在艺术这个大领域中,阐述中国对联的艺术特色。
《闽都别记》是清代福建地区重要的民间传奇小说,是福建乡土文学和民俗文化的瑰宝。《闽都别记》成书于清乾隆时期,凡四百零一回,一百二十余万字。它以章回小说形式描写了福州地区的社会生活,记录了大量的民间传说、历史故事、地方掌故、风俗习惯、名胜古迹、俚谣俗谚、方言土语等等,保存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可补正史、方志的不足,是研究福建
书稿分五章,包括“小城镇小说中的自然地理与经济生活”“小城镇小说中的城镇空间与经济生活”“小城镇小说中的职业分层”“小城镇小说中的经济生活类型”及“小城镇小说中的经济伦理”,另有导论和结语部分。在小说叙事中,“小手艺人”和“小买卖人”构成了小城镇社会的主体性人群,也串联起小城镇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匠”与“商”的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