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聚焦语序、格标记和有生性这三种论元显著性信息,考察它们在句子加工特别是简单句加工中的作用。通过介绍句子加工的经典理论、认知神经模型,以及作者多年的脑电研究成果,揭示句子加工的共性和差异。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上、下两篇:上篇为演讲篇,内容有演讲语言与心理、口才能力的养成、演讲类型及其实际训练、演讲稿的写作、演讲与交际;下篇为朗诵篇,内容有朗诵技巧入门、朗诵的发声实训、朗诵的情感表达、传统吟诵的基本规则和学习要领、不同文体朗诵实训。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讲授和实训,让学员了解朗诵、演讲、辩论、日常求职的口语表达特点
宇宙的尽头在哪里?只有菜肴才“下饭”吗?“纸片人”是什么人?网络生活更迭加速,各种各样的流行语令人眼花缭乱,为此我们推出《会说话就出本书——流行语百词榜2》。本书共收录100篇文章,为当下风起云涌的网络时代留下了100幅剪影。新时代的新词新语层出不穷,但只要本书在手,流行语的密码尽在掌握中!
主编王远弟。2021年度长三角研究生写作能力培养学术论坛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办,上海大学研究生院、上海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上海大学图书馆、上海大学出版社&期刊社、喀什大学研究生工作处、喀什大学图书馆共同承办,上海大学理学院、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为支持单位,于2021年10月28日至29日在上海大学举行。 第二
《翻译与传播》由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部主办,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协办,编辑部设在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部,是目前国内公开发行的将翻译与传播作为研究重点的刊物,旨在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形象,为翻译与传播搭建研究与交流平台。《翻译与传播》2020年3月创刊,每年两期,面向国内外征稿,征稿范围包括大家先声、中国典籍
本书追索了现当代著名学者对古典意象理论的不同理解路向,细致辨析了各种理解之间的异同。在此基础上运用西方的语言哲学理论主要侧重从语言同一设置的角度,对意象理论进行了比较有创新性的研究。此一研究比较早地将同一性问题引入意象问题的研究,在这一新的理论视角关照下,对语象、心象与意象的关系、象与意的关系、意象的内在私有问题等进行
本书为作者多年关于翻译与文化的思考。分四个部分:一、翻译的文化传通性质,二、翻译的文化史意义,三、翻译对于语言文化的影响,四、翻译在思想沟通上的价值。在第一部分,作者着重从理论上阐释翻译的本质,讨论翻译研究的分类与研究的焦点问题。第二部分,阐述翻译文化史研究的意义与方法。第三、四部分是从典型案例分析翻译在语言、文化、思
本书针对职场、学习、生活、艺术创作领域常见的40余种写作应用场景,遵循“场景+方法+总结”的框架,详细介绍了如何正确利用AI完成多种写作任务,并归纳出使用AI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全书分为6章。第1章通过5个步骤、6大场景介绍了如何驾驭AI完成多种类型的写作任务;第2章至第6章分别详细介绍了在职场应用文写作、商业营销文案写
本书总结了大量表达、沟通、演讲等口才变现相关的方法。从修炼迷人嗓音到利用幽默表达得到关注与青睐,再到如何通过演讲、主持、直播等形式实现口才变现。三大板块层层递进,让你出口成金,让口才在不同应用场景变现。埋头苦干,努力奋斗是基础,但拥有好的口才技巧则会让你的生活与事业事半功倍,更上一层楼。
学会说话和沟通,是每个人的必修课。本书内容围绕说话与沟通的逻辑、意识和方法展开,详细讲解了说话与沟通的所需要的知识与技巧。全书共5章,分别介绍了如何赞美他人、如何正确地拒绝、如何把握沟通时的分寸、如何控制沟通的节奏,以及如何表达自己的意见。 书中没有关于理论知识的赘述,而是通过对方法与例子的讲解,告诉读者如何正确地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