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辉煌的艺术系列丛书中的一册,主要对18世纪产生于法国、遍及欧洲的洛可可艺术进行梳理和阐释。全书共分为14个部分,利用成功案例解读巴洛克的静物画,也以国家为主体描述洛可可风格从诞生到风靡,同时还提到东方艺术对洛可可这种艺术形式的影响,无形之中拉近了与中国读者的距离。
本书为辉煌的艺术系列丛书中的一册,描写欧洲十九世纪艺术辉煌的下一篇章,不再将目光局限于单纯的艺术品,而是由大及小,由表及里,利用现代城市的诞生漫溯欧洲北部沙皇统治下的绘画艺术等章节,带领读者领略北欧冷冽而又精致的画作,细腻而又考究的学院派佳作,传统与现代的西班牙艺术。同时,对女性艺术家翔实的描述也成了本书的亮点。
本书为辉煌的艺术系列丛书中的一册,利用翔实的语言和相关艺术品图片向读者展示了西方古欧洲和地中海时期那段光辉而灿烂的艺术历程。中间穿插有佳作赏析、人物简介以及技术与材料等板块,让读者对自己感兴趣的艺术家或艺术品有更深入的了解。本书针对古欧洲和地中海时期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历程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探究,且本书弥补了这个历史时期
新艺术风格是指19世纪80和90年代在西方发展起来的装饰和建筑风格。新艺术运动产生于工业革命及其留下的创作真空之后,是装饰艺术“复兴”的核心。该运动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回归对自然主体的研究来创造一种新的自然审美。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科罗曼·莫塞尔、安东尼·高迪、扬·托罗普和威廉·莫里斯等艺术家专注于技术和
《青岛美术寻踪》是一部立足地方美术研究的文集,共分为三卷,包括《中国水彩先驱:徐詠青》《油彩青岛》《青岛美术史稿》三种,《中国水彩先驱:徐詠青》卷抢先发售完整呈现徐咏青的人生行迹和艺术踪迹;《油彩青岛》卷以“青岛写生”为入口,以破译来青岛写生的机缘和机遇为着手点,全面梳理了中国现代美术家在青岛写生创作的情形;《青岛美术
身体
本书篇幅不长,英文1940年版有18章,1949年修订版成20章,附有上百幅插图。前8章围绕原始艺术的概念展开论述,第9至16章对全球原始艺术作了概览,涉及内容甚为丰富,第17至20章涉及原始艺术与欧洲艺术的互动、博物馆和赝品等问题。书中广阔的视野、翔实的材料、敏锐的分析和精彩的论断,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至今仍值得我们
杨泓是中国著名的考古学家,在美术考古和艺术史方面也颇有建树。本书是杨泓的艺术史文集,作者通过出土文物,对中国的新石器时代彩陶图案、人体造型和动物造型艺术、墓室壁画、古代书画、陶俑和动物模型、陵墓石雕、传统工艺美术、居家用品等进行研究,其内容涉及中国古代文化的方方面面,将考古学与艺术史融会贯通,为读者描绘出一幅古风画卷。
本书从原始社会的陶器说起,内容涵盖了陶器、玉器、青铜器、草书、行书、山水画、工笔画等多种中国特有的艺术形式,时间跨越了秦、汉、唐、宋、元、明、清、近代等多个时期。 意公子用她独有的视角,以时间为写作脉络,通过我们耳熟能详的艺术珍品串联起了这波澜壮阔、脉络纵横的艺术历程,配上简洁生动幽默风趣的语言和丰富精美的图片,带领读
中国古代艺术辉煌灿烂,但因屡遭历史的战乱和劫难,传世者寥若晨星。所幸的是,20世纪后半叶以来,我国的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蓬勃开展,特别是近二三十年,几乎每年都有令人惊喜的考古新发现面世,犹如开启了许多深埋地下的文物库房。数量空前的古代艺术珍品呈现于世人的面前,使我们有可能据以改写中国艺术史,特别是唐宋以前的古代艺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