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又号水晶宫道人(一说水精宫道人)、鸥波,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原籍婺州兰溪。南宋晚期至元朝初期官员、书法家、画家、诗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湖州妙严寺记》题额六个大字为篆书,其余整幅作品以楷书书写,字迹匀称,笔势圆劲流丽,结构布局端庄秀
本书为侯马盟书的书法精华的总集。侯马盟书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出土以来,以其精美的朱书书写震惊考古界与书法界,并掀起了研究与学习侯马盟书书法的热潮。但受历史条件所限,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至今出版的《侯马盟书》均未能真实呈现侯马盟书的书法特色。本书甄选出土侯马盟书三百五十余件,以高清图版原大、扩大等方式,展现春秋时期晋国朱书书
本书内容:黄牧甫在篆刻艺术方面的成就,主要是不为明清流派所束缚,虽遍学各家,但入而能出,他以自己丰富的金石学的学识,与印艺很好地结合起来,不但把古玺艺术介绍于当代,同时将几百年来以烂铜印作为拟汉的唯一标准给予了变革。他用光洁妍美的风姿,把汉印原来的面目重现于刀下,为后代寻索传统的玺印艺术,指出了坦阔的途径,并在长期的研
本书以传记形式描写,以康有为的人生轨迹为轴线,梳理其艺术历程,以简明通俗的文字,配以历史照片、高清的彩色书画图片和疏朗的排版,让读者在轻松的文字和美观的书页中了解艺术家的生平和艺术。本书预计分为六章,第一章康有为与他的时代,第二章社交与书艺:康有为的朋友圈,第三章康有为的师承与师古,第四章《广艺舟双楫》与清代碑学,第五
广东书画传统源远流长,尤以明代以后名家辈出,成就非凡;近代以来,更得风气之先,引领全国,诚为近百年中国之书画重镇。广东书画的基础实力雄厚,足以和传统艺术中心江浙、京津地区并肩而毫不逊色。《岭南书法库》丛书中的《黄士陵》是对岭南书法家黄士陵的个人研究文献和作品集,黄士陵作为一名地位低微的石匠刻工,磨改乾隆石经,镌刻石鼓文
本书分由土而生、金钱烟云、瓷釉初见、窑火红彩、和敬清宠几部分,内容包括:舒卷浑如岭上云;醉崖队石观秋月;四季惠和、明花对月;稚子弄冰;人画等。
本书收录作者的书法作品368幅,主要选取作者退休以来的毛笔练字作品,按年份顺序进行编排。内容主要包括与朋友之间的书法作品往来酬赠、祝寿条幅、横幅、诗词题字、楹联等。这些作品创作灵感均来源于对日常生活点滴的所思所感。
邓石如(1743—1805年),初名琰,更字顽伯,号完白山人、笈游道人等,怀宁(今安徽安庆)人。清代乾、嘉时期著名碑学大师。少好刻石,工书法、篆刻。书工各体,以篆、隶为最精,颇得古法,兼融各家之长,形成独特风格。清李兆洛谓其书“真气弥满,楷则俱备,其手之所运,心之所追,绝去时俗,同符古初,津梁后生,一代宗仰。”对清代中
本书内容包括:故园情;山静秋清联;苏轼《前赤壁赋》;松篁兰蕙联;李白《下江陵》;佳气江入联;李白《草书歌行》;山光潭影联;春消息;唐人诗两首;精气神;涛似连山喷雪来;范仲淹《岳阳楼记》;元勋华夏联;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兰秀菊芳;春在人入联等。
《藻堂翰墨》是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原名誉院长、著名文史学家姚公鶱的书法集,姚公鶱书法别具一格、自成一家,为纪念姚公鶱先生百年诞辰,汇编此书。本书选取了姚公鶱的毛笔书法作品一百余幅,以诗词联语为主,还包括少量的书札、手稿以及题词、题签,其中有大量姚公鶱原创的诗词、临帖心得等内容,体现其较好的书法功底和文学素养,具有较高的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