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是目前新一轮改革开放国策的重要的骤,更重要的是自贸区与战略互为补充,形成新的走出去和引进来的经济发展新格局。自贸区在对接靠前规则过程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平台。本书收入了李光辉、焦永利、沈晓明、肖胜、钟木达、刘华、郑杨、丁伟八位业内专业人士在2016年底至2017年初中浦院干部培训的讲座记录。
本书首先对我国贸易发展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以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科学内涵为指导,构建贸易发展方式转变评价指标体系,引入合作博弈中夏普利值概念和分解方法,对各个指标在贸易发展中的贡献进行度量,从而实现了评价指标与方法创新,并取得了较好的评价结果。
本书是在我社2015年3月出版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干部读本》一书的基础上修订而成。本书以上海自贸区建设为中心,全面概括了五年来我国自贸区建设的巨大成就,分析了中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服务业扩大开放、功能拓展和法制保障的基本要求、创新实践。本书紧贴我国自贸区建设的现实,力求真实反映中国自贸区建设的面貌。
本书在第四版的基础上修订,对社会语言学专业的“公关语言”以分支学科的形式进行了深入研究,使这门分支学科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在理论阐释中吸收并运用了语言学
本书介绍了关贸总协定第7条及国际海关估价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并阐述了《WTO估价协定》,使其构成本书的重要内容。同时,本书从我国海关估价制度着手,阐述了加入贸易组织对我国海关估价的影响与对策,详细分析了我国海关出口货物的估价办法、海关估价程序,以及
《中国自由贸易区货物贸易的实施效果评估》通过大量的宏观数据分析。探讨了影响自由贸易区优惠利用率的具体要素。如降税范围、降税幅度、实施时间、原产地规则的严格度、监管规则的便利度、特定产业的发展水平等,并重点以中国—东盟、中国—新西兰及中国—智利自由贸易区为代表。对亚洲、大洋洲和拉丁美洲不同的自由贸易区谈判和立法模式进行了
本书对中国—东盟贸易区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建设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首先阐述了电子商务的起源、概念、发展等情况,并且对常见的电子商务模式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其次,分析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电子商务发展的理论基础、现状、建设情况及发展对策等。
本书从基层从事水产品检验检疫监管工作的视角出发,提炼归纳总结了一线出口水产品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风险管理理论应用实践的经验。内容涵盖风险管理文化建设、规范监管、企业主体责任实践、官方验证监测、外部支撑、检查与改进机制,探讨了建立一整套适用于基层一线的风险管理
《上海服务贸易发展报告》(蓝皮书)编制工作已有14年历史(2004-2017年),是上海市推进服务贸易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本次发展报告以上海服务贸易发展为研究对象,着眼于一系列重点、热点产业加以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言,冀期通过上述研究并整理政策文件及数据汇总,全方位多角度地对上海市服务贸易的发展加以剖析,为我国其他地区
《中国对外贸易的奇迹:40年开放强国之路》一书在改革开放40年之际,回顾了这些年来中国进出口贸易方面的所得。作者将这40年划分为三个阶段:广度开放、深度开放和全面开放。在这个阶段划分的基础上,全书分成五部分来探讨40年对外开放的伟大实践。*篇是改革开放之前所采取的进口替代战略;第二篇则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大力推行